请问民间有清明期间互不道早安的习俗吗?有什么来历?( 二 )


今天清明节,并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窗外除了呼啸不止的狂风外,还有明媚的阳光,以前清明节这天不仅狂风大作,还经常雷闪电明,风雨交加 。
我们这里有一个关于清明节刮风下雨的传说,传说当年我们这里有一条秃尾巴黑龙,为了去东北帮百姓镇压另一条恶龙,所以在黑龙江打败了一条白龙,并在那条江中住下,但以后的每年清明节,黑龙都会回来祭拜母亲,因此每年清明风雨交加时,村里老人们会说:秃尾巴老李回来了 。
难道今年黑龙知道我们这里不准上坟的事情了吗?昨晚听到狂风大作,我还以为能下雨来着,结果今天天气晴朗,除了有风 。
【请问民间有清明期间互不道早安的习俗吗?有什么来历?】清明节不问早安,其实是老人们的忌讳,认为节日是那些去世人的节日,不能问候活人,为了一切更美好,而特意忌讳的事情 。

请问民间有清明期间互不道早安的习俗吗?有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在清明节期间,确实有这种不能说“早上好”的习俗 。
请问民间有清明期间互不道早安的习俗吗?有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这个传统可能是和清明节这个节日的氛围有关 。
如果大家是过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这些喜庆的节日,早上见面时喜气洋洋地互问早安,大家都能接受 。
但是呢,清明节的氛围不同 。整个气氛都是沉重的 。
毕竟,清明节这天要缅怀祭奠逝去的先人或亲人,如果互问早安,就与当天悲痛的气氛不相符,对逝去的人似乎也有不庄重的嫌疑 。
因此,很多人都不会在清明的早上问别人“早上好” 。
请问民间有清明期间互不道早安的习俗吗?有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不问早上好,倒不是说问了会有什么禁忌 。
而是站在体贴彼此的情绪的立场上,对他人的哀伤予以谅解,这是一种友善的象征 。
但是,是否一定不能问早上好呢?好像也没有这种说法 。
毕竟,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不能隔绝社会交往,问一句早安,人家也没有恶意,没有必要这么穷讲究 。
请问民间有清明期间互不道早安的习俗吗?有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虽然重要,但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些讲究是没必要的 。
可以肯定地回答,清明期间没有互道“早安”的习惯 。
清明节是祭祀的日子,人们心中会有对先人的怀念、追忆之情 。这时互道早安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
其实在民间互道“早安”还是现代礼仪 。封建社会“礼不下庶人”,封建帝王、官僚的繁缛礼节是不通行于民间的 。新社会反封建的那套,礼仪上更加简化 。见了长辈,叫一声“二大娘”,微笑一下,就算礼毕 。一句“吃饭了?”透露出的是关切与朴实 。
“早上好”“晚上好”可能学习了西方的问候语“good morning”“good night” 。小孩子早早就会有关的问候语,有礼貌又有教养 。这算是西方文化对我们的正向影响吧 。
据我所知,应该是没有的 。清明节在民间固是用来祭奠祖先的,必须庄重肃默 。但同时,清明这个节日,也是春和景明,适合踏青的 。所以这个节日有场合界定,在祭祖扫墓时,肯定不宜相互问候 。但若有三五知己踏青游玩,见到熟人故知,礼节性的问候也再所难免的 。何况,我国历来就是礼乐之邦 。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对于说在农村里生活了很多年,像清明节期间不能说早安的事真的是很少见的,毕竟一句早安并不是什么忌讳,就算说了也不是什么大的错误,只是有的人我觉得也是小题大做而已,根本没有必要的一个规矩,清明节无非就是和端午节一样,大家不能说节日快乐罢了,对于说早上说了一句早安也是人之常情,况且在农村里基本上也是只是一个打招呼,基本上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