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韦贵妃、杨妃,唐太宗的这三位后妃到底是否得宠?( 九 )


长孙无忌对于李世民来说真的劳苦功高,十分有才,但是长孙皇后坚持劝说李世民不要任用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为宰相,她说,我们娘家的人都过得很好,如果再让哥哥担任国之重任,弄得不好就有可能产生历史上的“吕后之乱”,最后,长孙无忌辞去宰相实权 。
长孙皇后深明大义,李世民也开明、公正廉洁,并且对皇后用情很深 。虽然封建社会皇帝可以三宫六院,皇帝可以在花的海洋畅游,可以月下啸傲诗与远方,但是,长孙皇后即使病重期间也没有任何人“落井下石”,她即使不主动邀宠,太宗皇帝心里也始终装着一个长孙皇后一一他那“十三为君妇”的结发妻子 。
韦珪,公元597~665年,隋朝著名的士族门阀出身,生于长安,她在嫁给李世民之前有过一段婚姻,并有一女 。她的公公李子雄随杨玄感谋反失败后被杀,封建王朝的谋逆罪是要累及三族的,作为儿媳妇,韦珪的所有身世背景留存的痕迹几乎清零 。
李渊称帝后大赦天下,韦珪回归娘家 。而李世民正意气风发的进攻洛阳的王世充 。洛阳得手后,李世民的声望如日中天,此时,他迎娶了韦氏姐妹,应该说再婚的韦氏是很漂亮的,否则她用啥子打动李世民的心呢?
日后,堂姐韦珪被李世民立为贵妃,堂妹韦尼子为昭容,顺便说一下,这种“千年痴骨同一束”的现象,在大唐时期,平常得很 。
贞观元年,在李世民所有的14个嫔妃中,韦珪被立为“四贵妃”之一,而且追赠她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隋朝大臣,李世民的国丈韦成圆为“徐州都督”,说明李世民是宠爱韦珪的 。
唐高宗懿德二年,韦珪陪同李治泰山封禅,途中于洛阳生病,去世后陪葬昭陵,享年69岁 。
几乎所有的记载都承认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公主,究竟是哪个嫔妃所出,则是各说阁,这里不作探究 。
甚至有记载是萧皇后之女,在隋唐之交的时候,门阀世族之间互相关注、甚至联姻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关系盘根错节,一切皆有可能 。
值得注意的是,杨妃育有二子即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 。母以子贵,杨妃的地位应该是“四贵妃”之一,至于受不受宠,可以想像,无法结论 。
结语
正因为长孙皇后正大光明地统率后宫,即使你李世民后宫三千也搅不乱后宫的清平世界,也没有人狐媚皇帝,敢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凭心而论,除了长孙皇后不可撼动的地位,韦、杨二妃的受宠程度是有限的,可控的,同时,真正受宠的嫔妃应该是徐惠,因为李世民遗诏所有没有子女的后宫妃子都要就近去感业寺出家为尼,连日后赫赫有名的武则天都没有免去这个规定,只特赦了徐惠可以不去,说明晚年的李世民特别宠爱这个年轻的才女 。
如题:长孙皇后和韦贵妃、杨妃三个唐太宗妃子是否得宠?
让我们先定义下得宠的标准,得宠值得是否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和重视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
首先咱们说长孙皇后,从小和唐太宗李世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而且在李世民登基之前的时间里,长孙皇后也是作为智囊的存在,侍奉公公李渊,得到李渊的看重和赞赏,不断的给李世民增加印象分,而她的母族又多是支持李世民,在李世民成长为皇帝之前跑前跑后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在李世民成为唐太宗之后长孙皇后逐渐淡出朝堂之上,但是观音婢的称呼可不是白来的,在李世民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也是时常询问长孙皇后的 。有家族后盾,自己聪慧,又深得李世民喜爱,这个能叫不得宠么?
再说韦贵妃其人,我个人了解不多简单的说一下哈,先是嫁给了李珉(隋朝民部尚书之子),二嫁李世民,虽然说隋唐时期民风开放,但是以二嫁之身做到了贵妃,位列四夫人之首,在这些的基础上,还能随自己的儿子就藩,死后葬入皇陵,这样的女人简单么?不得宠可以做到这样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