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为信的故事简介 徙木为信的故事寓意( 二 )


商鞅“舌战群儒”
“徙木为信”紧接着商鞅制定了十五连坐法和军功爵制等法令 , 但恐怕百姓不信任 , 于是就在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 , 招募百姓中能把木杆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 。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 , 心想如此容易但又有如此高的奖赏 , 于是一直没有人去办 。这时 , 商鞅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 。这时有一个人便扛起木杆将其搬到指定位置放下 , 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 。商鞅是想借此表明国家和政府是令出必行 , 绝不欺骗百姓的 。这就是“徙木为信”的故事 。在这之后 , 便颁布了新法 。
“徙木为信”
小结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之前 , 经历了由侍奉魏相到入秦 , 而后四次入宫向秦孝公阐发其治国思想 , 最终其“霸道”思想彻底折服秦孝公 。又通过“舌战群儒”和“徙木为信”来做好变法前的舆论和法理上的铺垫 , 紧接着其变法的措施才陆续展开 。
【徙木为信的故事简介 徙木为信的故事寓意】商鞅在魏惠王有可能杀他时 , 他临危不乱 , 镇定自若 , 认真分析情况 , 最后从容离魏赴秦 , 可见其内心的强大和处变不惊的品质 , 有这种品质 , 以后必成大事 。商鞅的个人优秀品格也不失为秦国变法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
但是变法必然会触及到既得利益者的权益 , 必定会遭遇到一系列的曲折和困难 , 那么接下来商鞅会遇到哪些阻力呢?变法的具体措施和效果又会怎么样呢?我们将会在下一期看到商鞅是如何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推行新法 , 艰难前行的 。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额 , 我们下一期再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