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陋轩记翻译答案 何陋轩记翻译及注释( 二 )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
哎呀,华夏兴盛,那些典章礼乐,经过圣贤的修订而流传,夷地没有,因此称之为简陋落后固然可以;然而,后来华夏轻贱道德而专务于法令,搜刮敲诈的办法用尽,狡猾奸诈,无所不为,毫无浑厚质朴!而夷地之人,好比是没有雕琢的璞玉,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木,虽然粗朴固执,还可以用锤子斧头加工,怎么能够认为他们鄙陋呢?这正是孔子想要迁居到九夷的原因吧?(孔子欲教化淳朴的的夷民)
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 。然此无损于其质也 。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 。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三)
尽管这样,典章文化,怎么可以不宣讲呢?现在夷地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情感,偏离正道,不合礼节,难免于鄙陋之名声,这是不讲典章文化导致的 。然而这不妨碍他们的本质 。果真有君子来这里居住,大概很容易教化他们吧 。而我不是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以等待将来人 。
【何陋轩记翻译答案 何陋轩记翻译及注释】【飞仙时空】传播儒道佛国学传统文化,传播王阳明心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