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大意是 , 李舟擅长作笛子 。有一次 , 他得到了一段非常好的竹子 , 于是他就制成了一把笛子 , 并赠给了天下第一的吹笛的高手李牟 。
李牟拿到笛子以后 , 感到非常高兴 。有一天晚上 , 李牟就坐船到江心去吹笛子 , 结果笛声惊动了岸上的一个黑衣人 。
黑衣人在岸上向李牟招手 , 李牟便像俞伯牙遇到钟子期一样 , 邀请黑衣人上船 , 探讨音乐方面的话题 。谈了一会儿以后 , 黑衣人借了李牟的笛子 , 自己吹奏了起来 。
结果 , 这个黑衣人的笛子吹得非常厉害 , 顿时山河摇荡、风云变色 。最后 , 天空裂开了一道口子 , 黑衣人自己也化龙而去了 。
辛弃疾在这里借用了“一声吹断横笛”的典故 , 只是把“吹断横笛”改成了“吹破”天上的云 。他想要表达的就是 , 自己就像黑衣人化龙一样 , 借着笛声吹裂云天 , 飞上了广寒宫 。
接下来的故事 , 就是发生在天宫里面了 。辛弃疾化龙上天 ,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 , 是一片冰壶里面的清凉世界 。这世界是崭新的 , 好像是八万二千工匠 , 刚刚用玉斧头打磨出来的一样 。
“玉斧修月”这个典故 , 出自《酉阳杂俎·天咫卷》 , 故事中说:在唐朝太和中期 , 郑仁本的表弟去嵩山玩 , 遇到一个人在山中睡觉 , 他就问那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
对方自称自己乃是天上修月亮的工匠 , 并且还说那天上的七宝圆月 , 是八万二千个像他一样的工匠 , 用斧头一斧一斧地开凿出来的 。
因为有了“众人开凿”的这一层意思 , 所以“玉斧修月”这个典故 , 在宋代以后的词作中 , 比喻的就是“恢复疆土” 。
那么写到这里 , 辛弃疾这首词的隐喻大概是什么 , 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懂得了 。辛弃疾所盼望的团圆 , 并不是与某一位或者某几位亲人的团圆 。他盼望的 , 是与逝去的故土的团圆 。
辛弃疾也希望能像黑衣人化龙一样 , 凭借一声笛音吹裂浮云 , 将他带入到理想的国度 。不过当他到了广寒宫中后却发现 , 在那个地方 , 只有嫦娥孤零零地一个人等着他 。
理想中的月宫 , 就是辛弃疾想要收复的故土 。然而 。在这片疆土之上 , 却只有一个神话中的仙子罢了 , 并没有南宋的一兵一卒 。
于是 , 辛弃疾就忍不住问嫦娥了 , 你一个人在这里 , 会觉得寂寞吗?这里的潜台词是:这么多年来 , 你为了坚持理想 , 孤身一人奋斗 , 你难道不感觉到寂寞吗?
对方默默不语 , 只是将自己满头的白发 , 展示给辛弃疾看 。这个时候我们应当注意到 , 这里的“嫦娥” , 事实上就是辛弃疾的另一个化身 。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 , 这里的“嫦娥”就是辛弃疾的“超我” 。登上月亮的他 , 其实是他的“自我” 。“嫦娥”代表着辛弃疾复国的理想 , 为了这个理想 , 他离经叛道 , 将自己永久地放逐 。
留守在这个理想的广寒宫里 , 辛弃疾感到异常地孤单 。因为在那里 , 他根本找不到一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 于是他愁得头发都全白了 。
- 中秋节主题的诗词散文有哪些?
- 拼多多中秋节发货时间有延长吗?商家咋处理催单?
- 拼多多中秋节可以不发货吗?商家一直不发货咋办?
- 中秋咏月诗词分享 咏月的诗句有哪些
- 2022年中秋节说说心情短语
- 中秋节手抄报有字 有关中秋节的手抄报图片
- 秋天思念亲人的诗句 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有哪些
- 晏殊中秋月赏析 中秋月赏析晏殊古诗及赏析
- 2022年中秋节敦煌网部分业务调整通知
- 2022年中秋适合去哪里玩比较好 走进不一样山水风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