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18)


作为诸葛亮唯一的亲儿子,诸葛瞻在蜀汉的待遇非常好,十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迎娶了蜀汉的公主,被授为骑都尉 。而后,诸葛瞻在蜀汉的仕途一片光明,先后担任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后来甚至官至尚书仆射,与董厥共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可以看到,刘禅对于诸葛瞻是非常信任的 。然而由于父辈的荫蔽,诸葛瞻这一辈子走得太顺了,没有亲自去下过基层,导致他缺乏实战经验,所以他在面对邓艾的突击时,栽了一个大跟头!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分三路大军伐蜀,虽然姜维把钟会大军牢牢地挡在了剑阁,但是邓艾率军通过阴平小道,仍然杀入了蜀汉腹地 。当时的成都平原,并没有多少兵力,所以对于蜀军来说,最佳的用兵方略就是固守险要关隘,召集军队勤王!然而面对邓艾大军,诸葛瞻却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抢占险要地势,不要让邓艾进入平原,但诸葛亮不答应,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魏军杀过来 。蜀军人数本来就少于魏军,在平原上自然是挡不住魏军的 。
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诸葛瞻能做的只能是坚守城池,然后请示刘禅下令召集边地蜀军勤王,结果面对邓艾的挑衅,诸葛瞻竟然不做坚守打算,直接率军出去和邓艾硬刚,最终父子殒命,丧失了成都平原上的唯一一支可战蜀军!诸葛瞻最终的表现虽然勇武,算是对得起蜀汉对他的栽培了,但是他的勇武却欠缺了部分智慧,侮辱了乃父诸葛亮的名声!
此战,诸葛瞻战死,连同他的长子诸葛尚!至此,整个成都平原,诸葛亮的后人还剩下两个,一个是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一个是诸葛乔的孙子诸葛显 。也就是说,到蜀汉灭亡时,诸葛亮还有一个孙子,一个重孙!
蜀汉灭亡后,诸葛京和诸葛显被迁往了河东,诸葛京后来还曾做过江州刺史,算是得以善终了 。至于诸葛显,他的官职并没有得到记载,但是我们在王羲之的《十七帖》中却发现了诸葛显的名字!
《成都城池帖》:往在都见诸葛显,曾具问蜀中事 。云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远想慨然 。
王羲之乃是东晋时期的人,他竟然见过诸葛显,这就说明,在西晋天下大乱时期,诸葛显安全地熬过去了,他们这一支并没有断绝!也就是说,直到东晋时期,诸葛亮这一脉仍然存在!据说现在的浙江一代,仍然有诸葛亮的后人存在!
诸葛瑾
诸葛瑾乃是诸葛亮的大哥,他是东吴重臣,在东吴地位非常高!他一生育有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 。除了诸葛乔被过继给了诸葛亮,另外两个儿子均在东吴为官,其中的诸葛恪,更是在东吴权柄滔天!
诸葛恪体格肥胖,聪明伶俐,深受孙权的器重,陆逊死后,孙权直接把诸葛恪升任为看大将军,并让他代领陆逊的军队 。孙权病危时,甚至任命诸葛恪做了托付大臣之首,足见孙权多么信任他!诸葛恪本人也确实有能耐,他执政初期改革弊病,抗击魏国,打出了赫赫威名,在东吴国内广受好评!但随着他成绩越来越好,地位越来越高,他开始飘了,开始独断专权,最终受到了皇帝的猜忌,被下令诛杀,夷灭三族!
诸葛恪卷入东吴朝堂斗争,他这一脉完全绝嗣,而诸葛瑾的三子诸葛融也因担心身受牵连,最终饮毒自尽 。自此,诸葛瑾在东吴的香火基本断绝!后来东吴念及诸葛瑾的功劳,想要为诸葛瑾延续香火,从蜀汉请回了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但诸葛攀也没活多久便去世了,而诸葛攀的儿子诸葛显仍然留在蜀汉,所以说,诸葛瑾这一脉,基本是绝嗣了!
诸葛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