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名高考生因没带手表,语文考试迟到45分钟,引网友热议,你怎么看这件事?( 二 )


我们再还原一下事件原貌,孩子到达考点时其他考生已进场完毕,孩子以为自己来的过早而选择在考点外继续看书,后来感觉不对劲询问送考家长才知考试已开始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假设一下:假如考点门口有钟表能让考生看到时间会怎样?假如周围的家长再热心一点提醒一下,又会怎样?假如父母亲自送考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吗?假如考生学校安排送考教师在门口等候呢?假如考点门口有电子屏滚动播出提示语,情况又如何?
近年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投入到为考生保驾护航的行列 。交警、出租车司机、爱心司机、爱心企业等公益善举每年都令考生、家长感动,也温暖了社会传递了爱心 。作为孩子的家长、学校、考点及送考家长等各方能不能在面对高考中出现的情况强化责任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技术设施,全方位服务考生 。
考生迟到,原因在考生,后果也由考生承担 。决定人生走向的大考就这样失之交臂,任何人也不会淡然 。考生当然不是故意的,那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现在的育人模式和功利的教育目的,只重知识不重实践,只重成绩不重能力的现实主义思想把学生当成学习机器,考试机器,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才是值得我们思考和警醒的 。
【黑龙江一名高考生因没带手表,语文考试迟到45分钟,引网友热议,你怎么看这件事?】看到考生的自述,“九点钟来到了考场,没有看到考生,以为学生没来,所以在一旁看书,等到9:45的时候,才觉得不对劲……”即便他的所述是事实,那也说明考生已经进场了,并且9:00已经开考了 。虽然在9:15之前可以入场(开考后15分钟内可以入场),但是他不知道9点开考,最晚8:45需要准备入场吗?这么重要的事件他以及他的家人是如何应对的?为保障考试顺利进行和考生的利益,社会上很多部门都做了很大的让步,也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比如交通管理部门、电力服务部门、食品安全部门,还有大量的出租车司机加入志愿者队伍,更不用说带队老师和部分任课教师全程陪同,在这种情况下,能9点才到考点,自己和家人是把高考多么不当回事啊 。从视频中能看到其他学生的陪考家长帮忙打电话给教育局,其实这件事情不是教育局能说了算的 。9点开考,9:45进考场是绝不允许的 。无论是谁说情,无论哪一个部门,在规则面前一律平等,对不遵守规则的宽容(纵容)是对于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的亵渎,是对于遵守规则的考生的不公平 。
即使家长不陪考,至少可以提醒考生的注意时间;即使家长因为工作原因不在身边,或者实在无法请假回来,至少可以请求附近的亲戚朋友关注一下孩子 。家长不闻不问,孩子马马虎虎,全社会给考生开绿灯、提供保障,考生和家长反而这种心态,有什么值得同情的?
考生自述,到考点后“以为学生没来,在一旁看书,等到9:45的时候,开始询问周围的人,才得知考生早已进入考场”,9点之后考区外只剩下家长,一个孩子在人群中看书长达45分钟,没有家长、保安或志愿者感到奇怪?没有人问一声?这个年龄的孩子开考后在考区闲逛有可能没人过来问一声,但是一直“在看书”是不会没人过问的 。毕竟这个特殊场合,除了家长就是考生,不是自由市场 。
另外,根据网络上的消息披露,这名考生本身就没把高考当回事,早上6点出门,去了网吧,9点从网吧来到考点 。也就是说,这名考生本身就没打算参加考试,用“没有手表,不知道时间,一直在看书”的借口掩饰自己“不想参加高考”,同时也博取大众的同情 。这则消息没有验证真实性,但是前后联系一下,还是有些可信度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