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皇帝有最好的医疗资源,明朝后期的皇帝普遍寿命都不高?( 三 )


举个例子,皇帝要处理的事包含军事、民生、财政、外交、文化发展、各类重大诉讼、官员任免管理、规划发展、各类事项实施进度等另外祭祀、狩猎、巡游等提现皇家权威的事还要时不时来几次 。
到了晚上还要雨露均沾三宫六院,为皇家留下足够多的后裔 。
每天的政务除了劳力最主要的是劳心,心神俱疲的情况下,很多帝王快速的消耗了自己的生命 。
老无历史观来回答这个问题 。
【为什么古代皇帝有最好的医疗资源,明朝后期的皇帝普遍寿命都不高?】1.明太祖(洪武)朱元璋,71岁 。
2.明惠宗(建文)朱允炆,26岁 。
3.明成祖(永乐)朱棣,65岁 。
4.明仁宗(洪熙)朱高炽,48岁 。
5.明宣宗(宣德)朱瞻基,38岁 。
6.明英宗(正统、天顺)朱祁镇,38岁 。
7.明代宗(景泰)朱祁钰,30岁 。
8.明宪宗(成化)朱见深,41岁 。
9.明孝宗(弘治)朱祐樘,36岁 。
10.明武宗(正德)朱厚照,31岁 。
11.明世宗(嘉靖)朱厚熜,60岁 。
12.明穆宗(隆庆)朱载垕,36岁 。
13.明神宗(万历)朱翊钧,58岁 。
14.明光宗(泰昌)朱常洛,39岁 。
15.明熹宗(天启)朱由校,23岁 。
16.明思宗(崇祯)朱由检,35岁 。
除了第二任朱允炆(失踪)和最后一任朱由检(自杀),明朝其他的皇帝朱元璋最长寿71岁,其次是他儿子朱棣65岁 。而此后皇帝的普遍寿命都不高,从第四任到第十五任皇帝,平均寿命为40岁 。如果再除去嘉靖帝和万历帝,后面十任皇帝平均寿命只有36岁 。



虽说皇帝是个高危职业,既要担心大臣夺权,内监暗害,又要操心国政,还要努力造人 。因此皇上劳心劳力,到头来却大多不长寿 。
可是如明朝皇帝这般的寿命,放到现在也就是刚从青年向中年迈进,在历朝历代中的确算短命的了 。

原因无外乎三点:
朱元璋在明朝皇帝中最长寿的,活了71岁 。
而他的儿子也遗传了他的长寿基因,26个儿子中只有2个早夭,其他24个皇子的平均寿命为46岁,活到60岁的有6个 。
朱棣有3个儿子,其中一个被明宣宗处死,但即使如此,也都活过了45岁 。
然而情况到明仁宗朱高炽出现了不一样,朱高炽从小身体就不好,一度因为身体原因几乎被废掉太子之位 。
或许是他的不好的身体基因遗传给了后代,他的10个儿子只有两个活过50岁,儿子的平均年龄只有38岁,其中有五个儿子都因为没有子嗣而废除封国 。
再到明宣宗朱瞻基,他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死时37岁,另一个死时不到30岁 。
再到后面的皇帝,长居深宫,本身就缺乏祖先朱元璋、朱棣等战场、弓马的锻炼,又遗传了不好的身体素质,因而其寿命就比较短 。



明朝皇帝,多数都服食丹药 。这里的丹药包括希望延年益寿的延长寿命丹药,也包括为了提高为爱鼓掌能力的各种“丸” 。
像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时38岁,有种说法是其服食丹药过多致死 。
明世宗一生崇信道教,晚年也是因服食丹药而亡 。
明光宗更是为了能日御数女,而服用“红丸”导致暴毙 。
那时候科学技术并不发达,所谓的丹药里,多数有汞、铅、铜等金属元素,对人身体非常有害,但皇帝们却当作养生保健品服用,因此死的普遍较早,甚至皇帝寿命比藩王还短 。



明朝的皇帝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远不如清朝皇帝做得好 。
清朝皇帝对待皇子的教育非常严格,几岁就开始学习,从早上五点直到晚上,四书五经、骑马射箭、满汉书法等等 。一年只有过年等有限的几天休息时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