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语乐坛,为什么一张专辑里通常只有一两首歌能流行起来?
因为,这是唱片公司的策略所然。
在唱片时代里,一张唱片通常有10首以上的歌曲,差不多50分钟的长度。可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除了这个歌手的粉丝,或是非常认真的乐迷之外,大多数的人都无法完整地记住这张唱片里面的每一首歌。
可是,我们记住这张唱片里面的每一首歌,这件事情,有意义吗?
我想问你,你记得任贤齐《心太软》所在的那张专辑里面,还有别的什么歌吗?
【在华语乐坛,为什么一张专辑里通常只有一两首歌能流行起来?】你记得张学友《吻别》所在的那张专辑里面,还有别的什么歌吗?
你记得周华健《花心》所在的那张专辑里面,还有别的什么歌吗?
哪怕你不记得,但完全不妨碍这些歌的走红,更不妨碍任贤齐、张学友、周华健成为天王巨星。
正因为唱片公司清楚,其实一张专辑只需要有一首歌能红,对于这张专辑和这个歌手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可是鉴于那时候的整个唱片生态,大家还是要通过一张专辑完整地去叙述一件事,否则这不像是歌手的样子。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打红一首歌就够了。于是唱片公司采取了一个策略,我们叫做plug歌,或者叫做派台。即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里,高密集地主推一首歌,通常一张专辑,我们会选择三首主打歌来进行派台,你现在所想到的,这就是派台成绩里面最好的那首,是通过竞争存活下来的。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并且投放到最有希望出成绩的歌曲里面。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当然,现在都是单曲时代了,也没有人在意这件事情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