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自然方法饲养观赏鱼,过滤系统饲养观赏鱼,这两个方法哪个好?( 二 )
即使如此 , 如果在饲养密度过大、水质无法调理的情况下 , 我们还是要加装过滤系统来对水质予以维持 , 也就是说 , 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讲 , 过滤系统可能是我们最初能够饲养好观赏鱼的唯一保证 。
之所以很多鱼友不能够把过滤系统运用到位 , 这里面还是牵扯到一个个人使用方法的问题 , 根本与大多数的过滤系统效果无关 。
纯天然饲养观赏鱼会有哪些优势?假设说我们饲养密度极低的话 , 纯天然饲养观赏鱼几乎也可以达到很长时间免换水、免抽底的地步 , 这个在养鱼老道的室内外鱼池、水缸、鱼缸中 , 都得到了有效的证明 , 主要原因就是水体大、密度低、投喂量上的精准把握 。
再一个就是 , 这种无水流的净水环境 , 非常适合各种金鱼和小型观赏鱼鱼苗的稳定生长 , 还有就是关于室外阳光和微生物的问题 , 这也是室内饲养观赏鱼永远也达不到的条件 。
上述这些都是我们采取纯天然饲养观赏鱼的优势 。
大型鱼、高档鱼、饲养密度大 , 都需要添加过滤系统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 假如说我们不会去根据水质状态和鱼儿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 , 或者是定期换水和抽点换水根本跟不上鱼缸水质变化的节奏 。
那么 , 我们还不如干脆点 , 别去玩那么危险的游戏了 , 包括了各种中大型观赏鱼、饲养密度较大的鱼缸、各种高档观赏鱼、对于水质要求相当严格的观赏鱼 , 对于这些观赏鱼的饲养 , 我们还是添加过滤系统比较的把握 。
特别是对于玻璃材质的水族箱 , 想要去纯粹的采用自然养法 , 一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即使我们饲养的密度很低 , 也不见得在投喂量上就能够比较精准的把握 。
另外 , 这其中还会牵扯到一个有无时间打理和水体更为稳定的问题 , 包括了养鱼老道的迷你鹦鹉鱼缸 , 如果不是在鱼缸底部铺设陶粒的话 , 那么鱼缸内的有益菌群生成的会更加缓慢 , 裸缸饲养几乎每天都要进行抽底操作 , 否则这些杂物根本无法滤除 , 而一旦加入陶粒 , 虽然有些杂物可以被有效分解 , 但是在喂食量上我还是比较担惊受怕的 , 就不如加上过滤来的安心了 。
再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 这个绝对的实力就是水体大 , 所以我才敢于这么去做 , 一旦水体过小 , 我也是不敢这么去玩的 。
而很多的新鱼友在初次饲养观赏鱼的时候 , 是根本不去在乎饲养密度的 , 只要鱼缸里还能够多塞上一条鱼就多塞一条鱼 , 很多新鱼友的鱼缸里 , 本身的观赏鱼饲养密度早已经严重超过了过滤系统的负担密度 , 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想着去采用什么纯自然养法 , 观赏鱼必死无疑 。
适合的过滤系统是能够长久保持观赏鱼水体稳定的必备条件 , 即使我们偶尔因为工作繁忙 , 懒得换水 , 只要有过滤系统在 , 鱼缸的水质或许还能维持个三天五日 , 但是一旦没有过滤系统 , 水质可能一瞬间就会玩完 。
所以说 , 对于鱼缸的过滤系统 , 养鱼老道并不是不重视 , 我所饲养的三湖鱼缸为什么就要添加过滤 , 我都采取纯自然养法不是更省心吗 , 原因就在这里 ,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鱼缸、不同的观赏鱼品种、不同的饲养密度 , 来选择最为适合的过滤系统 , 仅此而已 。
不应该对过滤系统产生依赖和痴迷同时我们应该知道 , 鱼缸里添加过滤系统 , 其最终目的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高科技 , 恰恰相反 , 它们也只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模拟自然生态罢了 , 建立良好的鱼缸生态环境平衡才是过滤系统的最终目的 ,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 , 我们都不应该对于过滤系统产生过多的依赖或者痴迷 。
能够养成正确的换水、饲养、投喂习惯 , 能够正确的观察鱼缸的水质和鱼儿状态 , 永远比过滤系统要重要得多 , 过滤系统还会有出现故障或者遭遇停电的时候 , 但是我们的观察力、饲养习惯和经验 , 永远不会有故障 , 永远也不会遭遇停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