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盂的读音 钵盂的拼音怎么读( 二 )


其三, 由"手爬物"这个义项, 引申出"抓挠"义, 从读音上看, 从乌瓦切、乌瓜切的都有, 例如:"一不小心, 让猫把我的两只手都搲破了 。 "
另外, 由"抓挠"义, 又引申出其他一些义项 。

钵盂的读音 钵盂的拼音怎么读

文章插图

一瓢饮
焦急、心乱如麻:"我这会儿心里头正抓搲呢, 你不要再给我添乱了 。 "
撕扯、打架:"两人没说上几句话, 就抓搲到一块儿, 打起来了 。 "
连哄带骗:"好不容易攒了一点钱, 都让那两个小舅子捣搲走了 。 "
搲, 与"挖"没有关系搲, 读音为wa, 意思也与"手爬物" "手捉物"有关, 好多人便以为应该写作"挖", 其实这是错误的 。
"挖"本作"穵", 首见于清朝《字汇补》, 其本义为掘、掏, 意思是用工具或手从物体内向外扒出, 如挖土, 挖井, 挖河, 挖地窖, 挖隧洞 。
钵盂的读音 钵盂的拼音怎么读

文章插图

用瓢舀水
搲, 虽然也有用工具或用手抓取、扒取物品的意思, 但"搲"是指向内抓取, 而不是往外扒出, 跟"挖"不一样的 。
况且, "搲"字至迟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 而"挖"字则是在清朝的时候才出现, 所以说, "搲"和"挖"不是一回事 。
这里顺便说一句, 在明清小说等古代文献中, "搲"字的俗写很多, 有?、邷、捾、掗、瓦, 还有一个字打不出来(舌斗) 。 哦对了, "挖"也曾经是"搲"的俗写 。
钵盂的读音 钵盂的拼音怎么读

文章插图

“舌+斗”, 这个字打不出来
所谓的俗写, 即古代汉语中的正字俗写现象 。
中国传统里文字有正俗之分, 又称为正写和俗写 。 正字是较符合造字原意, 在社会上层通行的字体;俗字则是在下层社会通俗流行, 但字形不合规范, 多为民间为书写方便, 减省或变化笔划, 甚至借用别字而成 。
在明清小说中, 一些口语词往往难以写出正字, 故有种种不同的俗写, 甚至讹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 。
钵盂的读音 钵盂的拼音怎么读

文章插图

搲米盛饭
"搲"字是个典型口语词, 所以在元曲杂剧、明清小说中也出现了一些俗写的情况 。
《西游记》第一回:"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 采花觅果;抛弹子, 邷么儿, 跑沙窝, 砌宝塔……"
《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我相你有些儿偷生?熟, 被公婆赶出来的 。 "
《西游记》第五十回:"果然那锅热气腾腾的, 煮了半锅干饭 。 就把钵盂往里一掗, 满满的掗了一钵盂, 即驾云回转 。 "
上例中的"?" "邷" "掗", 实际上都是"搲"字的俗写、异写, 都是表示用手抓取这个动作 。 (张文平)
【钵盂的读音 钵盂的拼音怎么读】以上内容就是关于钵盂的读音和钵盂的拼音怎么读的全部内容, 是由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