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为什么不断挖出震撼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大的文明还没记载?( 二 )


(2)过去,我国学者传统上依据文献的记录,把五帝时代看成我国文明时代的开端 。在《山海经》、《吕氏春秋》、《五帝德》等古代文献中,与五帝有关的许多传说都涉及蜀地 。比如,传说中黄帝曾娶嫘祖,而嫘祖传说的大本营四川盐亭正好发现了三星堆文化类型的遗存 。再比如,传说中五帝之一的颛顼出于蜀地若水,然后在空桑称帝 。而从上古音来看,空桑这个词与《华阳国志》对三星堆地区的古代称呼“瞿上”正好相合,此外,从先秦时期到晋唐时期,我国大量学者均认为大禹出生在西羌甚至具体落实到汶川 。以上这些传说如果没有三星堆文化发现,我们还可以说不足为信 。但随着三星堆的出现,谁又敢肯定地说这些传说没有反映一些真实的历史背景呢?

三星堆为什么不断挖出震撼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大的文明还没记载?

文章插图
(3)楚辞、《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等文献都曾提到蜀地或西部的纵目人传说,而三星堆出土的纵目人像也印证了这一记载 。如果说三星堆是没有被记载的文明,这又当如何解释呢?
三星堆为什么不断挖出震撼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大的文明还没记载?

文章插图
因此,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三星堆是没有被历史文献记录的 。更大的可能是,三星堆被历史文献记录了,但现在学界对于这些记录与三星堆的联系还缺乏研究 。笔者研究先秦史多年,正是利用了大量先秦资料,才提出了“夏商并行”、三星堆即先秦人观念中的夏文化(注意:不是《史记》体系下的“夏”)的观点 。因此,在笔者看来,研究三星堆不是没有被记录,而是三星堆研究中的基础需要重新审查:比如,《史记》的三代历史架构 。
第二,三星堆为什么不断挖出如此震撼的东西 。这个问题的出现,实际上仍与上面提到的预设思维有关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学者在研究夏文化时,许多学者认为二里头就是夏文化,郑州商城是商文化,实际上,安金槐等考古学家明确指出,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与郑州商城文化具有一致性,如:二者陶器之作炊器者均有鬲、甗、深腹罐、鼎和甑,作饮器者均有爵、斝、尊和盉,作食器者有豆和簋,作盛器的有以圜底器为主的盆、罐、大口尊、瓮、缸,另有卷沿盆形澄滤器和器盖 。同时,二者的陶质也主要是泥质灰陶和砂质灰陶,并有一些砂质红陶,器表纹饰也是以绳纹为主 。(安金槐:《豫西夏代文化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第1期)因此,安金槐、许宏等学者均把二里头三、四期甚至全部看成商文化 。但一些学者为了强调夏、商文化的区别,他们往往会更强调二里头文化与郑州商城的文化的差别 。根据这个现象来看三星堆的“震撼”,我想就容易理解了 。
三星堆为什么不断挖出震撼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大的文明还没记载?

文章插图
三星堆之所以“震撼”,是因为他出土的青铜神树、青铜人头像、青铜动物等器物与中原地区的考古文化以青铜容器为主的特征有明显差异 。这种差异本身反映的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多元性 。这种多元性,正如元朝文化与宋朝文化的差异、明朝文化和清朝文化的差异一样,都是正常的 。若大量学者如笔者所见,认为三星堆就是先秦人观念中的“夏文化”,那么这种差异性就将是学者们在研究夏商文化区别时所求之不得的内容 。更何况,三星堆文化在拥有自身特色的情况下,也在使用与中原地区类似的大量容器类器物,如青铜尊、青铜罍等 。因此,我们固然可以说三星堆的震撼令人兴奋,但更应该说,这种“震撼”的特色性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最佳注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