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20-40年代,七月半是个隆重热闹节日 。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七月十四节俗的首要内容 。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
20世纪50年代,七月半祭祖依然热闹 。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 。传统七月半祭祖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 , 无力承办,又无官助 , 自然销声匿迹 。
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七月半祭祖,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 。除了清明节 , 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七月半祭祖节也没能幸免 。后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七月半祭祖节却被冷落了 。
到了当代,虽又重提传统文化的复兴 , 但“七月半”祭祖追远的文化意蕴很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 。加上由后期演变成的“中元节”所赋予与鬼魅“迷信”的密切关联,所以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突出 。如今原始内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零星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 。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 。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怎么取消绑定在支付宝上的银行卡
- 有没有可爱男生的动漫
- 一代身份证和二代身份证的区别是什么
- 如何治疗心脏病
- 一个人的夜说说
- 如何去除衣服上的大头笔字迹
- 心脏引起的后背痛怎么办
- 我的世界潜影盒怎么制作
- 风热感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梅菜扣肉饼里面的梅菜的热量多少 梅菜热量为什么这么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