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时小儿腹泻如何脐疗?

  
每年的11月到12月,是小儿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其起病原因往往是乳食不节、喂养不当及季节更换,寒暖失常,外邪侵袭等 。临床表现以身热不解,呕吐腹泻,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伴有泡沫及黏液,小便短少色赤,泄泻无度,病势急剧,常有严重脱水征及电解质紊乱等危象 。  
药物制作  
丁香、肉桂各9g,五倍子12g,白胡椒5g,石榴皮20g研成极细末,过筛,置瓷瓶或玻璃瓶中,盖紧,勿令漏气受潮 。  
使用方法  
取药粉适量,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纳入脐孔,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再用绷带围绕脐部缚紧,以防脱落 。  
12~24小时后揭去 。  
一般12小时吐泻停止,24小时痊愈,愈后再贴1天,巩固疗效 。  
【寒时小儿腹泻如何脐疗?】中医认为,脐部--即神阙穴,内连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集之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其表皮层最薄,局部无皮下脂肪,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敷脐易于穿透,药力可直达病所 。脐疗可调整肠胃功能,促进吸收,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