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女都有谁,都是哪个朝代的?为什么美?( 二 )


羞花指的是唐玄宗的妃子杨玉环 , 相传杨玉环入宫 , 见不到皇上 , 于是闷闷不乐 。一天她在宫苑之中赏花 , 无意碰到了含羞草 , 草的叶子立刻卷曲了起来 。宫女们开始相传 , 说因为杨玉环的美貌 , 花草都自愧不如 , 羞得抬不起头来 。无论因为什么 , 杨玉环后被封为贵妃 , 而且 , “羞花”就成了她的代名词 。
从这四个传说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 就是无论民间传说是什么样的 , 但是这四个人确定是千古美人 。不是美人 , 就不会卷入权力中心 , 也不会成为能够左右历史的人物 。
西施 , 名夷光 , 春秋末年越国人 , 又称西子 。她天生丽质 , 为了报国 , 她忍辱负重 , 以身事吴王夫差 , 后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 , 惑乱吴宫 , 助越王勾践复国 。
相传越国灭吴之后 , 勾践的夫人叫人把石头绑在西施身上 , 沉入了大江 。《墨子·亲士》篇中曾提到:“是故比干之一殪 , 其抗也;孟贲之杀 , 其勇也 , 西施之沈 , 其美也;吴起之裂 , 其事也 。”这里“西施之沈”的意思是说西施之所以被沉江 , 是因为她的美貌 。这里的“沈” , 在古代就是“沉”的意思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逸篇》中有记载 , “越浮西施于江 , 令随鸱夷而终 。”唐代李商隐曾经有一首《景阳井》:
景阳井
景阳宫井剩堪悲 , 不尽龙鸾誓死期;
肠断吴王宫外水 , 浊泥犹得葬西施 。
可悲可叹!
当然 , 还有一种说法 , 最早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 。里面有记载:“吴亡后 , 西施复归范蠡 , 同泛五湖而去” 。从个人情感上讲 , 我也希望西施的结局是第二种 。但是 , 毋庸置疑的是 , 西施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 , 却有侠者之风 。
有人说西施是古代第一美人 , 盛唐诗人王维和李白都曾作诗歌咏 。
西施咏
唐 王维
艳色天下重 , 西施宁久微 。
朝仍越溪女 , 暮作吴宫妃 。
贱日岂殊众 , 贵来万悟稀 。
邀人傅香粉 , 不自著罗衣 。
君宠益娇态 , 君怜无是非 。
当时浣纱伴 , 莫得同车归 。
持谢邻家子 , 效颦安可希 。
西施
唐 李白
西施越溪女 , 出自苎萝山 。
秀色掩今古 , 荷花羞玉颜 。
浣纱弄碧水 , 自与清波闲 。
皓齿信难开 , 沉吟碧云间 。
勾践徵绝艳 , 扬蛾入吴关 。
提携馆娃宫 , 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 , 千秋竟不还 。
王昭君(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 , 原名王嫱 , 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王昭君入宫数年 , 不得见御 , 郁郁不得志 。适逢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 汉元帝赐之五女 , 王昭君请行 。据《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记载:“丰容靓饰 , 光明安宫 , 顾影徘徊 , 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 , 意欲留之 , 而难于失信 , 遂与匈奴” 。
王昭君和亲匈奴 , 从历史上看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但缓解了汉族与匈奴的紧张矛盾 , 也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就写了著名历史话剧《王昭君》 , 其中对汉朝与匈奴的和亲 , 大为赞颂 。但是 , 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来讲 , 汉朝和匈奴的和亲 , 一直是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 , 历史上有不少的文人和政客 , 都认为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像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就抒发了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