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孩子患孤独症做个小测试

  
去年,一部由李连杰、文章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影片讲述一位父亲和22岁患孤独症的儿子相依为命,当父亲得知自己患了晚期肝癌,只剩几个月的生命时,为了教会儿子独自生活,他费尽心思地教儿子穿衣服、打鸡蛋、拖地、坐公交车……最终,父亲病逝了,儿子学会了自己坐公交车、拖地和煮鸡蛋 。  
电影的结局虽然凄美,但也算令人欣慰,毕竟父亲的心愿了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孤独症患者到了22岁才开始训练治疗,他想要独立生活,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  
今天是“世界孤独症日”,郑州大学三附院儿童心理行为中心副主任医师段桂琴通过《大河健康报》提醒家长,每110个新生儿里就有一个孤独症患儿,孤独症没法预防,只有及早发现,6岁前规范治疗,孤独症患儿成年后才可能独立生活和正常工作 。  
不喜欢玩玩具,却爱搓筷子????  
近日,采访人员在郑州大学三附院遇见了等待就诊的彬彬和他的爸爸陈先生 。虽然不远处就有一个专供候诊儿童游玩的设施,许多小朋友都聚在那里玩耍,不时爆发出“哈哈”的大笑声,但彬彬看都没往那儿看一眼,他一直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来回搓动手中的筷子 。  
过了10多分钟,轮到彬彬就诊了,陈先生叫他他不应,就直接把他从椅子上拽起来,往诊室走,他却还不停地搓筷子 。  
“你看这孩子咋了,你说啥他都像没听见一样 。他偶尔和你说话了吧,还老是重复你的话,我对他说‘叫爸爸’,他也说‘叫爸爸’ 。”开始时,陈先生以为彬彬太调皮了,他是故意这样做来吸引大人注意的 。直到上幼儿园大班了,老师总说彬彬不合群,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听老师指令 。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读书,他却一个人来回乱跑 。  
陈先生这才意识到彬彬可能得了什么病 。  
“这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玩玩具吗?”段桂琴询问 。  
“他从小就不爱看动画片,却很爱看广告,只要电视上一播放广告,他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谁要敢换台,他会哭个不停 。玩具他也不怎么玩,就喜欢搓筷子,很痴迷 。”说着,陈先生指了指身旁仍在搓筷子的彬彬 。  
“我怀疑你孩子得了孤独症 。”随后,段桂琴为彬彬进行了体格检查、儿童行为观察和量表评价等一系列检查,证明了她的判断 。  
留心三大症状  
及早发现孤独症并不难  
段桂琴告诉采访人员,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精神疾病 。目前,该病发病原因不明,主要考虑和遗传因素有关,因此很难预防,也很难根治,只能对症治疗 。临床显示,孤独症患儿6岁前尤其是2~3岁开始规范的训练治疗,预后效果较好 。  
显然,6岁多的彬彬刚错过孤独症治疗的最佳时期 。  
“孤独症不像其他疾病,患儿没有脑部器质性病变等,因此无法通过仪器检查、生物化验来发现,只能靠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及时就医诊断 。然而,很多家长不了解孤独症,常常忽视孩子的异常行为,或把异常行为归咎为调皮、听力差、发育晚等,导致病情贻误 。”  
段桂琴指出,事实上,早期发现孤独症并不难,因为患儿在两三岁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孤独症的三大症状 。  
1.语言发育障碍?  
这是最容易被家长最先发现的一个症状 。通常,孤独症患儿两三岁了仍然不会说话;有些患儿1岁时会叫“爸爸”、“妈妈”,但长到两岁多了,反而不会说了;还有些患儿虽然说话,却是在“鹦鹉学舌”,就像彬彬那样,别人说“叫爸爸”,他也说“叫爸爸” 。  
2.社会交往障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