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产地在哪里?花菇的产地分布和种植技术( 二 )


图:花菇
7.催蕾:将已转色的菌袋移入菇棚,白天盖膜增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空气湿度在85%~95%之间;晚上10时开始,打开菇棚40分钟,使棚内温度下降到10℃以下,以造成昼夜10℃以上的温差。这样连续处理3~4天,可使菌丝扭结形成原基。这时,再将棚内温度控制在15℃-3℃范围内,不久原基就转化为菇蕾。当菇蕾直径达0.5~1厘米,将菌袋微微顶起时,及时用刀片在膜上割1个字形孔,让菇蕾从割口自由长出。当菇蕾长到直径2厘米时,开始培育花菇。
8.巧育花菇:在保证棚内昼夜温差达10℃以上、空气湿度在70%以下的同时,注意加强通风和避雨避雾。花菇生长期,遇到1~3级微风天气,昼夜揭膜通风;从菇蕾直径2厘米至采收结束,晴天白天和晚上揭膜,加大昼夜温差和通风量,促使花菇形成。此外,在冬季和早春,晴天白天揭膜,让阳光直接照射花菇,可增加花菇白度,提高花菇等级。低温天气,晚上要盖上薄膜。
9.采收与加工:花菇菌褶尚未完全展开,边缘内卷形成铜锣边时为采收适期,采收后及时烘干,分级包装,置于干燥处贮藏。
图:花菇
10.养菌与补水:每采完一潮菇后,升高棚内温度到24~27℃,湿度为75%~85%,养菌7~10天。养好菌后补水,使菌袋含水率达到50%~55%,从第三次补水开始,每次补水时需添加菇类营养素。
【小编结语】花菇的营养丰富,可延缓衰老、防癌抗癌等,是难得的优质保健食品,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花菇的产地分布和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s:13433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