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50字 管鲍之交文言文翻译加原文( 三 )


鲍叔牙不敢耽搁 , 命令部队火速前进 , 管仲见状急得要命 , 要是拦不住公子小白 , 自已还有啥脸面再见公子纠啊 , 于是他心一横 , 搭弓取箭 , 朝着车上的公子小白用力射去 , 小白大叫一声 , 栽倒在车上 , 管仲见大功告成 , 便带着人马飞逃而去 。
没想到管仲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带钩上 , 一点没伤到人 , 但他知道管仲的箭法利害 , 要是再补上一箭他就没命了 , 于是他才大叫一声装死倒在车里 。 见管仲跑了 , 他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 鲍叔牙见公子小白平安无事 , 大喜!立刻命部队抄小路向齐都全力疾弛 。
5、顽抗到底
管仲自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 , 就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向齐国进发 , 结果到齐、鲁边界的时侯 , 一个齐国的使者拦住了他们的车马 , 使者说:我奉齐国新君王公子小白之命 , 前来通知鲁国 , 请你们不必送公子纠回国了 。
管仲一听 , 才知道自已没把事情办好 , 上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的当 。 于是一气之下把齐国使者给杀了 , 公子纠更是什么也不顾了 , 命令大将曹沫摔领仅有的500多鲁国士兵去跟齐国拼命 。 于是齐、鲁两国就开了战 , 鲁国本来就是个小国 , 兵马少 , 又是到齐国打仗 , 那有不败的道理 , 辛亏大将曹沫很勇敢 , 保护公子纠和管仲逃回了鲁国 。
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登上了齐国君王的宝座后 , 称为齐桓公 , 后来成为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之首 , 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 只说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除后患 , 把他的兄弟公子纠干掉 , 于是他命令鲍叔牙领兵30万去攻打鲁国 。
那时齐国很强大 , 小小的鲁国为了公子纠这么个破外甥被迫应战 , 结果连连败北 , 鲁国君王见顶不住了 , 就派人和齐国讲和 , 鲍叔牙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要鲁国把公子纠杀了 , 二是把管仲交给齐国 , 不然的话绝不退兵 。 鲁庄公没别的法子 , 只好照办 。 把公子纠的人头和管仲一起交给了齐国 。
6、举贤重德
鲍叔牙帮公子小白登上王位又帮他杀了公子纠 , 齐桓公感念他的忠心和所立的大功 , 要任命他做国相 , 没想到鲍叔牙死活不肯接受 , 而是推荐了管仲 。 齐桓公一听就火了 , 不能接受 。
鲍叔牙恳切地说:管仲不顾一切地为公子纠卖命 , 用箭来射杀您 , 这不正好说明他对他的主子是一个非常讲忠义的人吗?各为其主是起码的做人准则 , 他当时那样做没什么不对的 , 现在要治国了 , 若论才华 , 他远远超过我鲍叔牙 , 您要成就霸业 , 非得到管仲的辅佐不成 。 您现在不计前嫌地重用他 , 他维一的出路就是死心踏地的为您卖命 。 齐桓公是个很有肚量的人 , 为了齐国的利益 , 他还是听了鲍叔牙的劝说 , 断然弃忘前嫌 , 拜了管仲为国相 。

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50字 管鲍之交文言文翻译加原文

文章插图
鲍叔牙:
鲍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 , 鲍氏 , 名叔牙 。 颍上(今属安徽)人 。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
早年辅助公子小白(即后来的 齐桓公) ,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 , 并推荐管仲为相 。 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 , 参与“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 。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 , 鲍叔牙称相 , 并在不久后病逝 。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 , 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治国之道 。 鲍叔牙为政重教化 , 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 , 由弱变强 , 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
管仲:
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 , 汉族 , 名夷吾 , 又名敬仲 , 字仲 ,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 颍上(今安徽颍上)人 。 史称管子 。 管仲少时丧父 , 老母在堂 , 生活贫苦 , 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 , 为维持生计 , 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