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丨“武装到牙齿”仍难逃此劫,家装增项为啥防不胜防?( 二 )


“瓷砖超规格的理由是我家上墙用的是800毫米×800毫米的大砖 , 不是常见的瓷砖规格 , 所以得加价 。 ”小陈说 , 大尺寸瓷砖上墙是近几年北京家装市场的流行趋势 , 其中卖得最好的两种尺寸就是1200毫米×600毫米和800毫米×800毫米 。 但在装修报价单中 , 只备注了1200毫米×600毫米和800毫米×400毫米两种超规格尺寸的加价标准 , 唯独没写800毫米×800毫米 。 “瓷砖到货后 , 值班工长就说要铺得加钱 , 可谁让我没提前想到呢 , 只能认了 , 不然就得重新换瓷砖 。 ”
小陈苦笑道 , 超规格的瓷砖要加钱 , 至少列出了标准——30元/平方米 , 可阳台贴砖的那笔增项 , 都不是按面积收费 , 只显示为一口价800元 。
另外 , 在贴砖中衍生出的厨房烟道抹灰挂网费300元 , 则属于既未告知要做、也未告知要收费 。 “有一天 , 我到现场时 , 瓦工师傅以帮忙的口气说 , 拆旧时厨房烟道都弄破了 , 他就顺带手给我补完了 , 当时我还特别感谢了他 。 结果 , 这顺带手的活儿 , 单独列在了装修增项中 。 ”
还有啥猫腻?
必做工序事前只字不提
记者对比装修报价单和装修增项后也发现 , 属于卫生间改造过程中必做的两道防水相关工序——卫生间地梁和回填 , 在前期的装修报价单中竟只字未提 。
常年从事家装的工长老毛告诉记者 , 二手房装修时 , 卫生间的新砌墙体必须要在墙体底部做一道防水地梁 , 主要用于防止后期墙脚返潮 , 这是行内人都知道的常规工序 , 不存在事后临时想起来的情况 , “如果报价单中没有列明 , 多数情况都是故意漏报 。 ”
小陈则记得 , 开工没多久 , 工长曾在装修群里叮嘱现场人员 , 卫生间新砌的墙要做防水地梁 , 对方回复知道 , 谁也没提这道防水地梁要收费 。 “普通业主也不是专业装修人士 , 我当时看了就以为是对工人的一项施工工艺要求 , 谁能想到是要收费的 , 而且还不便宜 , 一道地梁就要1400元 。 ”
卫生间回填也属于类似的情况 。 据记者了解 , 如今大多数家庭中的卫生间都属于下沉式卫生间 , 主要是方便施工中排污管及排水管的排布及马桶或蹲坑的安装 。 卫生间回填属于家装中的常见工序 , 但记者在装修报价单中看到 , 从墙地砖拆除、墙面拉毛到下水管静音处理、包立管 , 卫生间相关细分项目足足有12个 , 并没有卫生间回填 。 直到装修增项中突然列出来一项——卫生间及厨房回填 , 计500元 。
“钱不多 , 但很膈应人 。 ”同样遭遇过回填增项的一位业主如此评价 。
都有啥套路?
增项套路防不胜防
实际上 , 用增项来增加收费 , 是家装行业长期存在的一个套路 , 也曾多次被中消协点名批评 。 “家庭装修中最常见的10大增项”“六大装修增项让你多花3万”“盘点装修常见增项 , 你家中了几个”……在百度中输入家装装修增项 , 类似的分享帖举不胜举 。
然而 , 多年下来 , 装修增项的套路依然存在 , 消费者铆足了力气想要获得一次诚信的体验 , 可早在签订合同之初 , 装修公司就为后期的增项收费留下了口子 。 记者就注意到 , 小陈的装修报价单最后有这么一行小字:“本报价在个性化定制方面或者本报价没有包含的项目 , 请工长了解设计后单独报价 。 ”换句话说 , 19个增项都可归入个性化定制或没有包含的项目 。
业内人士坦言 , 房屋装修专业性强 , 普通消费者往往缺乏对应的家装知识 , 对装修质量的辨别能力较差 , 这都成为不规范经营的装修公司“欺客”的理由 。 而纵观整个行业 , 由于准入门槛过低 , 租个场地、注册个营业执照、请一两位刚毕业的设计师就能开装饰公司 , 导致行业内鱼龙混杂、施工水平良莠不齐 。 小装修公司为了吸引客户 , 只能先以低价揽客 , 故意漏报项目后再增项 , 一来二去 , 消费者对家装陷入信任危机 , 长远看并不利于行业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