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儿子6岁了,总爱眨巴眼,无论我怎样骂他都改不了 。这是坏习惯还是孩子的眼睛有病?
番禺白先生
答:眨眼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现象,但若不自主地频繁眨眼就是病态了,医学上称为多瞬症 。
多瞬症指双眼睑频频眨动,不能自主控制,不伴有面肌痉挛及其他全身体征的一种独立眼科病症 。常见于3-12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轻者眼睛外观正常,无不适感;重者可见巩膜微红,或感痒涩不适 。患儿常喜用手揉拭眼睛 。
本病有间歇性、复发性、时疏时频及不能自主控制的特点 。虽说无疼痛之苦,但影响患儿的目视及仪容,尤其是一旦被家长认为是“坏毛病”而采取打骂手段,患儿心理压力加大,易使病情加重 。
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同营养不良、用眼不当、沙眼、角膜炎、结膜炎等炎症刺激有关 。而国外新研究发现,本病同强光刺激也密切相关,如电视影像变化速度快、画面闪烁等 。
如已确诊,家长应积极消除患儿不良的心理因素,鼓励并引导患儿从事正常的学习、娱乐及生活,努力转移、分散其注意力 。治疗期间少玩游戏机或电脑,尤其要少看电视,看电视时房间要有适当的照明 。在临床治疗方面,可使用谷维素、VB1、乳酶生或利福平眼药水等;中医的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效果甚佳 。但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另外,治疗期间,应少吃鱼、肉、鸡、虾、蟹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并加强体能锻炼 。
【“眨巴眼”,是病还是坏习惯】【文章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