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父母的教育是“无效教育”?别再让孩子,为你的不自信买单

文|齐姐育儿本文为原创文章 , 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前段时间忽然火了一个词 , 叫做“无效化妆” 。 它指的是化妆时该化的步骤都化了 , 但显现出来的结果却并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 。   
虽然对于化妆这件事情来说 , 自然是要以自己的审美以及心情来决定 , 但换成是育儿可就不能那么随心了 。   
同理可得 , 所谓的无效教育就是父母明明该教导孩子的地方都教导了 , 但最后的结果不尽不尽人意 , 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   
而绝大多数的无效教育 , 起因都是父母的唠叨 。   
有多少父母的教育是“无效教育”?别再让孩子,为你的不自信买单  
文章图片  
不信?且看一看这样的场景你是否觉得熟悉 。   
母亲节那天 , 小华用攒了很久的钱买了一袋螺丝 。 因为他知道母亲特别喜欢吃螺丝 , 所以决定亲手炒一盘螺丝作为母亲节的礼物 。 他本想瞒着母亲偷偷进行 , 却不想今日妈妈并没有出门结果被抓了个正着 。   
妈妈很生气他乱花钱的行为 , 无奈之下小华只能解释原因 。 妈妈很是欣慰 , 不过她担心孩子从来没下过厨什么都不懂 , 可能会糟蹋东西和伤到自己 。   
所以从一开始 , 妈妈就一直他旁边提醒他 。   
有多少父母的教育是“无效教育”?别再让孩子,为你的不自信买单  
文章图片  
“要洗得干净一点 。 ”  
“抽油烟机怎么不开?”  
“记得看着时间 , 不要焯太久 。 ”  
“油怎么放这么多?”  
“……”  
但是妈妈越提醒 , 小华就越手忙脚乱 。 最后更是紧张地直接把盛满螺丝的盘子给摔碎了 。   
妈妈心疼得很 , 忙说道:“这得多少钱 , 怎么这么不小心啊!”  
小华手足无措地站在一边 , 什么话也不敢说 。 同时他也不明白 , 为什么明明是想让母亲开心的 , 最后却让她那么生气 。   
有多少父母的教育是“无效教育”?别再让孩子,为你的不自信买单  
文章图片  
从心理学上讲 , 一遍遍地重复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动作 , 这其实不是极度不自信的表现 。   
就好比临出门之际要检查好几遍灯有没有关、煤气有没有关 , 就是因为他对对于自己的做事能力和记忆极度的不自信 。   
而家长对于孩子们的唠叨 , 不光是对自己教育能力的不自信 , 更是对孩子自制能力的不自信 。   
换句话来说 , 他不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那么优秀 。   
可能有家长会反驳:但是大多数的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啊 。 一件事情总是反复说了好几次都不听 , 这能怪他们唠叨呢?  
有多少父母的教育是“无效教育”?别再让孩子,为你的不自信买单  
文章图片  
但你细想一下 , 从刚一开始你想让他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是否就已经给他打了标签 。 这种标签对于孩子来说更像是一种心理暗示:我爸爸/妈妈觉得我不行 , 那我应该确实不行 。   
心理暗示下多了 , 最后自然而然成了父母以为的那个样子 。 最后的情况就如同案例一样 , 明明家长是想让孩子做的更好 , 最后却摔了碗、丢了螺丝 , 只能责怪孩子:“你看 , 我早说了你不行 , 瞎胡闹什么?”  
另一方面 , 家长事无巨细的唠叨也剥夺了孩子的自主能力 , 让他产生了越来越深的依赖 。   
有多少父母的教育是“无效教育”?别再让孩子,为你的不自信买单  
文章图片  
这一次考试你提醒他带笔袋带尺 , 下一次他就不会自己去想有没有带齐 。 因为他知道 , 爸爸妈妈会提醒他的 , 他干嘛要自己记着?  
所以拒绝“无效教育” , 不仅是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 , 也是在减轻自己的教育负担 。   
下次 , 你不妨试试“一次原则” 。 所有的事情 , 我都只提醒你一次 。 提醒了还做错 , 那你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