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献计让曹操一统北方 虽居功至伟 却因傲慢被杀//----
----他献计让曹操一统北方 虽居功至伟 却因傲慢被杀//----
----他献计让曹操一统北方 虽居功至伟 却因傲慢被杀//----
"multi_version":false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弱国的生存空间不易 , 往往 是靠“一战定乾坤”的一场大战役打下来的 。 例如三国时期的孙权、刘备称霸一方 , 是靠赤壁之战;而曹操打败袁绍一统北方 , 是靠官渡之战 。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官渡之战的首功却是从袁绍阵营投奔过曹操阵营的许攸 。 \r\n
\r\n
许攸在官渡之战时 , 向袁绍献计奇袭许昌\r\n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 , 许攸说绍曰:“公无与操相攻也 。 急分诸军持之 , 而径从他道迎天子 , 则事立济矣 。 ”绍不从 , 曰:“吾要当先围取之 。 ”攸怒 。 \r\n
公元200年 , 曹操和袁绍交恶 , 袁绍兵发官渡兵锋直指曹营 , 曹营告急 。 当时曹营有兵马七万 , 而袁绍大军却号称七十万 。 曹操的军队虽然粮少 , 但是部下兵勇将猛 , 利在速战速决;反观袁军粮草充足 , 宜于打持久战 。 若能旷以日月坚持对曹军的压迫 , 曹军将不战自败 。 \r\n
袁军和曹军对垒一月有余 , 曹军粮草已近告竭 。 此时许攸还身为袁绍的一个谋士 , 遂向袁绍进言献计 , 说现在曹操屯军官渡 , 与我军相持已久 , 许昌必定空虚 , 我们若能分出一军星夜兼程奇袭许昌迎接天子 , 则许昌将会被攻下 , 到时我两路大军夹击官渡 , 曹操可擒也 。 \r\n
\r\n
正在袁绍犹豫是否采用许攸之计时 , 有人举报许攸在冀州滥受民间财物 , 而且纵容子侄辈在地方多收税费 , 贪钱贪粮 。 袁绍听后大怒 , 你都是这等卑劣行为 , 还有何脸面向我献计?你与曹操在过去就是朋友 , 现在是不是他派你来作奸细陷害我军?你给我滚 , 滚得越远越好 , 今后不许再与我相见 。 \r\n
许攸奇计不被袁绍所用 , 颜面无存被逼投奔曹操 , 献计被采用\r\n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 , 公闻攸来 , 跣出迎之 , 抚掌笑曰:“子远 , 卿来 , 吾事济矣!”“公孤军独守 , 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 , 此危机之日也 。 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 , 在故市、乌巢 , 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而袭之 , 不意而至 , 燔其积聚 , 不过三日 , 袁氏自败也 。 ”\r\n
许攸被袁绍一顿斥责 , 顿感颜面无存 , 星夜就投曹操而去 。 曹操听说许攸前来投奔 , 大喜过望 , 连鞋子都来不及穿 , 光着脚前去迎接许攸 。 许攸投奔曹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献计 , 让曹操派遣一部分人去偷袭袁绍军粮辎重 。 曹操手下大将张辽疑惑的说袁绍粮草重地 , 怎么可能没有防备呢?丞相不可轻信派人前往 , 恐许攸有诈 。 \r\n
\r\n
曹操早就看准了许攸这等贪财之人 , 更是惜命之人 , 不敢有玩双面间谍的勇气 , 因此他用一句驳回张辽的忧虑:“吾不用许攸之计 , 是坐而待困也 。 他若有诈 , 怎敢留我寨中?”\r\n
许攸的奇袭袁绍粮草之计 , 让旧主大败\r\n
曹操认为许攸出的是一个好计谋 , 就令曹洪、荀攸、贾诩同许攸守大寨(实则是让人看守许攸) , 自己亲领五千人马 , 打着袁绍旗号 , 夜袭袁营乌巢 , 一把火将袁绍粮草全部烧绝 。 \r\n
\r\n
袁军在得知乌巢粮草被曹军烧光之后 , 军心惶惶不可终日 。 见敌军心已乱 , 曹军就跟袁军玩起心理战 , 对外扬言说已分兵多路 , 断敌退路 , 令袁军信以为真只能四处分兵 。 乘着敌兵骚动 , 曹操指挥曹军集中八路人马齐出 , 直冲绍营 。 毫无斗志的袁军兵 , 四处逃走 , 袁绍见大溃败已定 , 只能弃甲逃走 。 袁绍兵败退回冀州后 , 没多久就病死了 。 其子袁尚拒降 , 许攸再献计 , 决漳河之水淹城 , 冀州城破 , 曹操因此一统北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