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荣华皂
相传本村原名龙化皂,后来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雅化为荣华皂 。
58.西韩岭
传说,宋朝时辽国元帅韩昌带兵进犯中原,韩氏兄弟二人在此安营扎寨两处,在东扎寨的叫东韩岭,在西扎寨的叫西韩岭 。日寇侵华期间,曾在此地建立飞杨场,因此将西韩岭迁移到东韩岭北部,仍叫西韩岭,曾用名西韩家岭 。
59.马辛庄
传说,本村庄在清朝时由姓马的建起的,故名马家新庄,后简化为马辛庄 。
60.太善村
相传在元朝时,由洪洞县在槐树移民来此建村,元末时初,分为两个村,东叫太村,西叫善力村(来历不明) 。民国二、三年,村民因派教员怕花钱,两村合并,并取其原名首字,名为太善村 。
61.茶坊
相传,在清朝时,有些来往太原,大同的官员,路经该地歇脚,这村建有茶房,为歇脚人饮茶,故名茶坊 。
62.仝家湾
相传,光绪三十二年,广灵县仝福庆为谋生来此,给周家店姓仝的做活,后买了十里河岸姓仝的一湾地,并陆续又从广灵迁来数人,安居落户,遂以仝姓起村名仝家湾 。
63.花园屯
传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能骑善射 。迁都大同,久仰采凉山胜境,但因国事繁忙,终不能如愿 。
64.落里湾
相传本村居民原系洪洞县八里湾人,移民到此安家落户,取名为落里湾 。清道光年间曾名乐里湾 。
65.地上
相传,本村附近有一条河,河北居住几家佃户,后来又迁来几家,因住地地行较高,故名地上 。
66.高庄
相传北宋前,本村在口泉河湾建村称“旧屯” 。因连年山洪爆发,数次淹没村庄,无法在旧屯居住,迁居新址,因新址地势较高,故名高庄 。
67.米庄
相传,本村初是姓米的财主的庄子,后来住户增多成村,遂以姓米的姓定名为米庄 。清道光年间曾名为西米庄 。
68.苏庄
传说本村初有姓苏的兄弟二人居住,遂以苏姓定名为苏家庄(清道光年间即名为苏家庄) 。后简称苏庄 。
69.西房子村
相传,本村原为荒地,清代乾隆时,陆续有人开渠澄地、盖房,当时人们叫“澄地房子” 。因分居两片,后来简称为东、西、房子村 。后因东房子村东房子村居民迁居到西房子村,故把“西”字改叫房子村 。后因与马军营乡房子村重名,故又恢复原来名西房子村 。
70.甘河
相传,七峰山玉龙洞内的毒蛇,下山伤人,每到山下的河旁饮水,便会将喝干 。人们便将水河旁的村庄起名为干河,后来演变为甘河 。
71.大路辛庄
据传说,清代道光年间,因大同至太原的大路穿过当村,故名为大路新庄 。后改为大路辛庄 。
72.小站
传说东汉时,有叫马武的占山为王,官兵讨伐马武时,在此设有小营盘,故名为站 。
73.上、下皇庄
传说明代正德年间,城内有个王伦在雷公山下设有两个庄园,居上者为上王庄,居下者为下王庄 。因谐音,讹为上黄庄、下黄庄,后又改名为上皇庄、下皇庄 。
74.小石子
相传明朝初,村西二华里之山崖上,有一小寺院,故曾名为“小石寺”又因处于山沟,石子多,后更名小石子 。
75.田村
传说本村唐朝时有一个姓田的居住,常给有钱人选择坟地,名声很大,人们称该村为田家村,后来简称田村 。
76.十里铺
传说,明朝末年,有一姓武的在开设小铺,当时曾称“新铺村” 。由于本村离城十里,清朝末年,又改名为十里铺 。
77.新添堡
传说,明末清初,原堡风化倒塌,居民又在离旧堡二华里处的东北方重建新堡,更名为新添堡 。
- 山上小山包是怎么形成的 房子前面有小山包好吗
- 李双林八字定格局视频 李双林说风水中的大格局
- 生姜的七大功效与作用 生姜的功效有哪些?
- 葡萄对孕妇的好处 孕妇能吃葡萄吗?
- 胆碱能性荨麻疹症状图片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症状
- 什么样的护肤品好用又不贵 盘点十大价格不贵口碑好的护肤品排行榜
- 凄美的花有哪些花 世界十大凄美之花排行榜
- 十二种招财花有哪些 最招财的十二种花排行榜
- 哪些植物能预报天气 盘点可预报天气的十种植物排行榜
- 古代神话中有哪些瑞兽?你所知道的瑞兽都有哪些名字 古代神话中有哪些瑞兽?你所知道的瑞兽都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