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完成两次载人发射 ,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
常武权介绍 , 长二F遥火箭不仅在今明两年计划执行4次发射任务 , 未来几年 , 还将继续以每年两发的高频率执行发射任务 , 在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运营过程中担纲重任 , 可以说“今后一年两发会成为常态” 。
高密度任务常态化执行也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带来了挑战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贺鹏举说:“按照‘滚动备份’模式 , 在飞行任务执行之前 , 发射场要完成待命救援飞船和火箭的准备 , 具备待命发射状态 。 按照航天员在轨飞行6个月 , 我们需要执行两次载人飞行发射任务 , 意味着要完成四个轮次的飞船和火箭测试 。 ”救援发射值班状态的火箭和飞船还需要长期保持技术状态 , 定期开展测试检查和性能维护 。
贺鹏举说:“在待命状态解除之后 , 我们必须立即进行技术状态转换 , 按照正式飞行任务状态开始全系统、全流程的全面检查 , 确保经过长期停放的飞船和火箭不带任何故障 。 ”
?飞船——
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 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神舟十三号作为空间站任务的第二艘载人飞船 , 将再次搭乘3名航天员进驻太空 , 继续完成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及建造任务 。
为适应空间站组合体不同构型及来访航天器不同停靠状态 , 实现与空间站前向、后向、径向交会对接和分离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团队设计了新的交会路径和绕飞模式 , 增加了绕飞、快速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各项功能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飞船型号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说:“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 , 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 即通过天和核心舱下方对接口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并对接 。 虽然只是方向变了90度 , 但是对接的难度却大了不少 。 ”
针对径向交会对接方式的特点 ,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科技人员继续采取基于地基与天基遥外测 , 以及北斗卫星定位数据的多元数据融合实时计算方法 , 以确保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稳定可靠 。
作为交会对接的“智慧眼”之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激光雷达团队也为飞船的激光雷达增加了多目标识别、切换和绕飞功能 , 以确保交会对接的顺利完成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径向交会对接之后 , 停靠时间长达6个月 , 计划执行180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 , 这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 为适应空间站复杂构型和姿态带来的复杂外热流条件 , 满足超长“待机”要求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团队对返回舱、推进发动机和贮箱等热控方案、船站并网供电方案进行了专项设计 , 使飞船具备了供电、热环境保障的适应性配套条件 。
据悉 , 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的同时 , 神舟十四号也已经完成发射前的全部工作 , 进入应急发射待命状态 。 (采访人员 吴月辉 刘诗瑶)
《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16日 第 02 版)
责编:叶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