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丨太空驻留180天,安全如何保障( 二 )


央视焦点访谈丨太空驻留180天,安全如何保障
文章图片

火箭升空582秒后 , 神舟十三号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 进入预定轨道 。 但此时 , 航天员距离进入核心舱 , 还要再过一道关 , 完成与核心舱的径向交会对接 。
在上个月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时 , 已经成功实施了径向交会试验 , 但并没有最后对接 , 最近时距离对接口19米 , 这19米也是飞船进入太空后设计师们最紧张的一段航程 。
央视焦点访谈丨太空驻留180天,安全如何保障
文章图片

按照预定流程 , 整个对接过程都是飞船自动控制的 , 但舱内的航天员也完全掌握手动交会对接的能力 。 尽管这是首次进行径向交会对接 , 但是这种对接模式早已成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训练科目 , 神舟十二号的试验反馈也为他们又增加了一重安全保障 。
这次三位航天员在太空将驻留半年时间 , 然而在轨飞行时间越长 , 空间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也越大 。 地面对此设计了严密的防护预案 , 应对舱体泄漏就是其中的一种 。
央视焦点访谈丨太空驻留180天,安全如何保障
文章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密封检漏副主任工程师 孙伟:空间站在轨运行那么长时间 , 会存在空间碎片的打击的可能 , 造成舱体的泄漏 。 舱体泄漏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影响舱内生存环境 , 直接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 越长时间在轨驻留 , 泄漏的风险越大 。 航天员历史上 , 国际空间站和平号都发生过在轨泄漏 。
央视焦点访谈丨太空驻留180天,安全如何保障
文章图片

航天器在设计和制造时 , 都充分考虑到了防止泄漏的问题 , 采用了特殊材料和结构保护舱体 。 但是长期在轨还存在许多未知数 , 设计师除了在航天器上设计泄漏报警装置外 , 还专门为航天员们设计了手动检漏和修复的套装 。
为了应对长期驻留可能发生的各类情况 , 载人航天工程制定了多达4800个预案 , 针对极端情况也进行了应急救生准备 。
央视焦点访谈丨太空驻留180天,安全如何保障
文章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高旭:要多备一条应急救援飞船 , 应对万一在轨停靠飞船出现了不能返回的故障 , 比如被空间碎片撞击等等 , 地面应急飞船也可以很快打上去 , 接替在轨停靠的飞船 。 为航天员的在轨长期停靠期间的工作和生活 , 提供多重安全保障 。
央视焦点访谈丨太空驻留180天,安全如何保障
文章图片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两个火箭的安装厂房 , 在以往任务中 , 发射结束后这里的工作就要告一段落了 , 但是这一次 , 发射任务结束后 , 应急救援待命任务马上开始 。 在垂直厂房里 , 长征2F遥14火箭也已经测试完毕 , 如果有需要就可以执行应急救援任务 。
为了确保火箭、飞船随时具备应急救援能力 , 在来到发射场后 , 都是以发射状态为要求测试完毕后封存于此 。 要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保持它们的状态 , 对发射场的系统监测手段、电力供应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央视焦点访谈丨太空驻留180天,安全如何保障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在现场经常能听到参与载人航天任务的各个系统单位提到“常态化”三个字 , 比如 , 天上中国人太空之家里常年有航天员驻留 , 而地面上 , 飞行控制系统常态化监测飞行状态 , 航天员系统常态化天地协同工作 , 火箭飞船着陆场等系统也开始了常态化的应急救援值班 。 正因为有了地面上各个载人航天系统这样的常态化保障 , 航天员在天上的生活和工作才更安全 , 也更顺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