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功臣当面斥刘邦“暴君”,吕后向其跪拜,文武百官无不畏惧他( 二 )

  
刘邦听完,又是哈哈一笑,改立太子的事情,也就搁置下来 。就这样刘盈保住了太子的位置,刘如意被封为赵王 。就这样,本来就有战功,再因为持守正道,没有异心,脾气虽然暴躁了点,朝中官员都很尊敬他 。  
而且,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上述对话,十分感念周昌的恩德 。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 。”  
百官敬畏,托孤赵相  
刘邦称帝的时候四五十岁,还有战争中受的伤,到长安时病情加重 。刘邦长期偏宠戚夫人,几度想改立储君 。吕后性格刚硬,在铲除韩信等人时表现出不留情面的一面,让刘邦开始担心,自己死后刘如意恐怕难以保全 。  
当时的丞相是萧何,太尉是周勃,御史大夫是周昌 。周昌不仅能够处理政事,还负责监察百官 。再加上周昌这个人性格耿直,对刘邦又忠心耿耿,吕后、太子、大臣都十分敬畏他 。  
当符玺御史赵尧提议,周昌的身份可以保护刘如意的时候,刘邦心想,不失为一个办法 。于是最终采纳了赵尧的建议,降周昌为赵国国相,常伴刘如意左右 。  
应该说刘邦这个决定确实有效果的 。周昌的身份确实保卫了年幼的刘如意一段时间 。吕后每次召见赵王,周昌都让他找托辞避开 。但是刘邦也低估了吕后对戚夫人母子的仇恨 。他不仅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而且想尽办法,最终还是害死了赵王 。周昌自此称病不朝,三年后病死 。  
小结:  
周昌二人性格忠烈,无论是在战场还是朝廷,兢兢业业 。直接开骂的谏言方式,在春秋战国和秦灭之后的当时非常新颖 。  
【开国功臣当面斥刘邦“暴君”,吕后向其跪拜,文武百官无不畏惧他】“周昌固争废立,力持正道,不可谓非汉之良臣” 。就算改朝换代,也不缺乏像周昌一样说话直接的臣子 。不仅影响了汉惠帝一代,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可以说“西汉最牛开国功臣”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