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 月亮越升越高,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 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 。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水天相接”,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 “微波粼粼”, 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 “霎时间”, 极短的时间 。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 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 。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 海面上“洒遍银光” 。 此刻, 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 音乐轻幽、舒缓 。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 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 。 随着景象的变化, 音乐气势逐渐增强, 曲调出现了波折 。 第三幅:“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 。 ”强音乐骤然响起 。 浪花“涌过来”, 气势凶猛, 音乐高昂激越, 节奏越来越快 。 多么美丽的画面, 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 时而明快, 时而悠扬, 时而激烈 。 清新、梦幻的境界, 优美、和谐的曲调, 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
5.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 她仿佛也看到了, 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
“恬静”, 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 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 。 脸上是“恬静”的, 心里是舒适、安逸的 。 “仿佛”, 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 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 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 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 “波涛汹涌”, 波浪猛烈地向上涌 。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 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 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 。 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 。 音乐, 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文章插图
七、问题归纳
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 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 的传奇故事 。
2.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哇!”姑娘的话, 用了两个感叹号, 有什么表达效果?
姑娘所说的话用了两个感叹号, 一是为自己弹不好这首曲子而着急, 二是表达自己对弹好这首曲子的渴望, 从中可以看出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
3.姑娘为什么说“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哥哥的劝慰, 由此可见姑娘家境贫穷, 她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 。
4.盲姑娘为什么这么激动?她是怎么知道弹奏曲子的人是贝多芬的?
盲姑娘不但爱音乐, 而且懂音乐 。 纯熟的琴技, 再联系到贝多芬在附近演出, 这让懂音乐的盲姑娘断定这个人就是贝多芬 。 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盲姑娘的激动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 ”?
盲姑娘眼睛瞎了, 是看不见的, 但是她懂音乐, 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 她听得入神了, 能联想到月光下的大海, 所以说她“仿佛也看到了” 。
八、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节):写《月光曲》是贝多芬谱写的 。
第二段(第2-10节):详细地记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
- 雪莲果对高血压有什么作用 孕妇吃雪莲果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
- 形容自然的英语 自然的英文怎么读音
- 恐龙的读音英语怎么读 恐龙的英语怎么读音
- 血压计的使用技巧
- 吸尘器需防螨虫和真菌
- 若何清洁调养家具?家具的调养妙法
- 白衣服放久了发黄怎么办?发黄的衣服若何洗
- 若何去除咖啡渍?去除衣服上咖啡渍的方式
- 若何去除黑斑污渍?去除黑斑污渍的方式
- 奥拉星电影2预告 奥拉星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