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可持续交通须通过科技及工程的创新来实现】当今社会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 , 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 , 智能铁路、自动驾驶、“无纸化”出行等创新场景不断涌现 ,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 交通领域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
10月15日 ,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举行了科学技术创新论坛 。 作为本届大会首个专题论坛 , 科技创新对于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 , 可持续的交通 , 必须通过科学技术及工程领域的创新来实现 。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 , 能够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可持续的交通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工作 , 一直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论坛联合主席、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志清在论坛上表示 , 中国坚持创新驱动 , 增强发展动能 , 推动交通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装备制造、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 将交通打造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
交通运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四分之一 , 是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 。 向绿色低碳转型 , 是交通发展的必选项 。
“零碳经济的出现 , 让我们能很快实现这一转型 。 ”澳大利亚珀斯科廷大学可持续教授彼得·纽曼认为 , 投资太阳能、电池以及电动出行方面的改革 , 将能够催生指数级增长的经济发展新形式 。
“实现碳中和目标 , 不单单是交通行业 , 更涉及所有人类活动 。 ”欧盟委员会首席科学顾问组副主席内博伊沙·纳基斯诺维奇认为 , 交通数字化和零排放能源的应用等减排方式 , 正在全球循环经济转型中承担重要角色 。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 目前已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介绍 , 中国还将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装备 , 加大新一代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创新 , 积极推进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化应用 。
“进一步推进可持续交通议程 , 我们要超越惯常做法 , 所有利益相关方要通力协作 , 确保不让一个人掉队 。 ”作为一名具有多年科学研究和高校教育经历的中国科学家 ,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认为 , 需要全球合作并提出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 “技术本身是无法实现可持续交通的 , 还需要管理、治理、政策法规以及公众各界的参与 。 ”
彼得·纽曼也认为 , 创新往往是通过合作来实现的 。 澳大利亚正在共享出行、公共交通等领域同中国开展合作 , “我们也要在智慧系统中整合优化更多创新技术 , 为推进2030年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 ”
推动交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 国际合作是关键 。 王志清建议 , 以基础设施建设、养护技术升级为抓手 , 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系统韧性;以智慧交通建设为依托 , 持续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 推进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发展;以绿色智能技术发展为目标 , 构筑新型交通生态系统 , 拓展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空间 。
“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 。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 , 加强交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 书写以“联通、畅通、沟通”为主题的可持续交通新篇章 , 迎来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