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注的很多是底层技术 , 包括渲染、物理模拟、各种动画系统 , 这些底层技术可以认为是我们创造元宇宙的基础 。 如果没有这些具体技术 , 我们无法真正把元宇宙落地 。 ”Unity大中华区平台技术总监杨栋告诉界面新闻 , 若元宇宙没有渲染系统、脚本系统、物理系统、音效系统等子系统支撑 , 就跑不起来 。 目前 , Unity更注重整个工具链的完善性 , 不仅是覆盖的平台 , 还包括变现、服务器技术、源代码层级的客户服务等 。
当下 , 包括Facebook、英伟达等均为元宇宙鼓吹者 。 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在界面新闻参与的一次专访中描述称 , 每个人都用数字替身(Avatar)参与一个数字世界 , 这个虚拟世界会诞生数字艺术品等数字商品 , 从而形成一套经济体系 。
杨栋对此称 , 很多与元宇宙相关的技术都是从游戏行业扩散出去 , 逐渐用在建筑设计、汽车销售、电影拍摄等领域 。 以数字人范畴而言 , 每个人如果要进入到元宇宙里 , 都要去创建自己的形象 , 目前Unity即在致力于还原人类在数字世界的形象 。
杨栋还提到 , 眼下数字人形象的制作流程还处于成本偏高的状态 , 希望把中间耗费人工非常多的或者动画师工作量非常大的 , 用机器学习的方式替换掉 , 而不需要太多人工的生产流程 。 而且国内能做整体流程的供应商也比较少 , 如何去做数字人 , 整个流程还不是很确定 , 里面有很多的技术难题没有完全解决 。
【受益“元宇宙”概念,游戏引擎平台Unity加速布局跨平台游戏市场】但长期来看 , 元宇宙概念以外 , Unity已经将3D内容制作转向需求更有可见性的工业应用 。 Unity在财报中称 , 终端消费者对于实时3D交互内容的需求增长 , 会拉动行业在游戏外的领域继续增长 。 另外 , 产业内如建筑、工程、汽车、制造、电影等领域也越来越多使用Unity工具 , 比如汽车和建筑设计、自动驾驶模拟、VR、AR产品等 , 这些新领域将为Unity提供增长机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