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房回农村盖别墅,这些年轻人很傻很天真?( 二 )
农民数量不减少 , 农村注定要贫穷
或许有人会反驳说 , 自己在农村老家还有十几亩地在抛荒 , 自己完全可以买几台农业机械回家耕种 , 所以也不怕回到农村没有工作可以做 。
这种想法实在是too young , too simple(太年轻 , 太天真)了 , 要是这种法子行得通的话 ,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就不会都跑到城里打工了 , 现在农村里也不会要那么多田地在抛荒了 。
首先我们来算一笔经济账:
根据今年国家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 , 目前全国的农户有2.3亿户 , 户均经营规模7.8亩 , 90%以上的农户拥有的耕地面积不超过10亩 。
去年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在小块试验田里创造的亩产最高纪录是1200公斤 , 在百亩连片试验田里种植的亩产记录是1150公斤 。 假设你回农村种上10亩超级杂交水稻 , 并且达到了袁隆平在小块试验田的记录 , 一年两季的收成也只有24吨 。 按照目前每吨水稻2500元左右的收购价格 , 大概可以卖得6万元 。
然而现实中 , 我国目前水稻的平均亩产还不到500公斤 , 其中一些土地肥沃、雨热条件好的地方能够达到600多公斤 , 而一些土地贫瘠、雨热条件不好的地方则只有300多公斤 。 假设你回农村种上10亩超级杂交水稻 , 每亩收成500公斤 , 一年两季的收成则只有10吨 。 按照目前每吨水稻2500元左右的收购价格 , 大概可以卖得2.5万元 。
试想一下 , 在扣除掉化肥农药、种子和农业机械的折旧损耗等成本之后 , 每年的纯收入也就剩下2万左右 , 折合每个月1600多元 , 还不如随便到城里打份工的收入高 。 即使是达到袁隆平试验田的高产 , 每年纯收入也不过5万5千元 , 折合每个月4500多元 , 同样只是跟打一份工差不多 。
大家有没有想过农民的收入为什么这么低呢?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农民的数量太多了 , 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 , 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占全国劳动力的27% , 但是第一产业的产值仅占GDP总量的7.9% , 也就是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GDP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0%左右 。
这种情况下 , 要想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 , 就只有大幅减少农民数量 , 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 这样剩下的农民才能依靠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来提高收入 。 假设一个农民能够拥有100亩耕地进行机械化种植水稻 , 那么即使亩产只有500公斤 , 每年也能获得20万元的纯收入 , 折算下来每个月就有1万6千多元 , 妥妥超过北上广深白领的平均工资 。
哪里工作哪买房 , 城里才是你归宿
根据上面的经济账 , 农民如果要想达到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话 , 户均大概需要有30亩耕地 , 一年才能够有6万元的纯收入 , 相当于一对夫妇加起来月均5000元的收入 , 这个收入水平跟许多小县城的普通工资水平差不多 。
按照目前中国20亿亩耕地来算的话 , 扣除掉国营农场大概1亿亩耕地 , 剩下19亿亩耕地在广大农民手里 。 如果要想达到户均30亩耕地的话 , 那么农户数量就得减少到6300万户的水平 , 比现在的2.3亿户减少70%以上 。
换句话说 , 现在农村得有70%以上洗脚上田 , 剩下的农民的人均收入才能够赶上全国的平均水平 , 这些“转业”的农民中 , 除了一部分留在农村改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外 , 大部分还是得涌入城市去谋生 。
根据2018年的数据 , 目前中国的人口城镇化率是60% , 而发达国家的人口城镇化率普遍达到80%以上 。 假设未来中国的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 , 那么则意味着还将有2.8亿人将会从农村迁徙入城镇里 。
这些人中既有被城市里良好的配套设施所吸引 , 主动迁徙到城市里去的 , 也有因为在农村无法谋生而不得不进入城市里谋生的 。 反正不管你愿不愿意 ,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 , 大多数农民都将迁徙进入城市 。
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村无法提供足够多合理收入的工作岗位 , 而城里却能够提供 , 所以广大农民要想摆脱贫穷就必须离开农村进入城市 。 这种历史背景下 , 我们大多数农民及他们的子孙后代 , 都注定要脱离农民的身份成为城里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