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怒批房价上涨的推手,楼市调整之时,谁在硬撑房价不准降

党媒怒批房价上涨的推手,楼市调整之时,谁在硬撑房价不准降

----党媒怒批房价上涨的推手 , 楼市调整之时 , 谁在硬撑房价不准降//----

党媒怒批房价上涨的推手,楼市调整之时,谁在硬撑房价不准降


"multi_version":false

按照常理 , 房子解决的是居住需求 , 当居住问题解决后 , 房价就不会上涨 。 那么 , 为什么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9平米 , 房均套数超过1.09套后 , 房价还在上涨呢 。 为什么有钱人买那么多的房子空置在那里 , 即不自住也不出租 。

那是因为房子的投资属性远远超过了居住属性 , 买房成为普遍的投资方式 。 不管是个人还是上市公司 , 很多都加入了“炒房团” , 更有人豪掷千金买下一栋栋高楼 , 坐等升值 。 例如顺丰老总王卫216套房产 , 民间称之为楼爷 , 房子半年就升值20多个亿 。 今年33家上市公司抛售房产 , 靠卖房扭亏为盈 。

在房地产业近二十年兴旺发展之中 , 炒房团、房地产开发商那是决对的主力 , 这两大力量是房价上涨的最大推动者 。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那就是通过一切合规与不合规的渠道从银钱借钱 , 通过借来的钱抬高房价、拉高地价 , 再以抬高价格的房子或土地作为抵押 , 向银行借更多的钱 , 以更好的提高房价 。 就这样 , 在房企和炒房团借鸡生蛋的玩法中 , 一轮又一轮的开展 , 促成了今天房价的成倍上涨 。 这让那些靠工资收入的平民倍感压力 , 近十年 , 工资没涨多少 , 房价已涨几倍 。 从近期银保监会一系列监管措施来看 , 以上两大主力的资金来源已被掐断 , 不管是融资、信托、开发贷、信用卡等 , 全方面控制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 。

当然 , 由于炒房团、房企所有推动房价上涨的资金均来源于银行 , 也有人说银行是高房价的主导力量 。 这里暂且不谈 , 其实银行贷款有其相应的规定 。

当房价上涨远超收入增涨之时 , 当一个人均工资不足五千的城市 , 房价超过10000元之时 , 这样的现实已经说明楼市可能出现了泡沫 。 从国际上房价收入比超过6就算楼市泡沫来看 , 我们的房价收入比在很多城市已经超过20 。 对于这个反常现象 , 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 , 房价并不由本地居民收入决定 , 而是根据流入城市的富裕阶层的收入决定 。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 , 为什么大家都说房价太高 , 买不起 , 但房子仍然销量增长 。 这也可以回到上文 , 有钱人买房空置等待升值 。

房价稳定的基础 , 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 我国人口出生率一年低过一年 , 去年新生儿1523万 , 创50年新低 , 这意味着未来需要买房的人口越来越少 , 那么 , 现在加速建设的一座座高楼将由谁来“接盘”呢?没有人来接盘 , 房价下跌就是必然 , 尽管当前大家已经看到有很多楼盘在打折促销 , 除个别楼盘直降6000元每平米甩货外 , 整体降幅不大 ,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 , 曾经有专家公开指出 , 发展需要稳定 , 房价大跌肯定不是稳定 。 所以 , 基于这个认识 。 当房价下跌过快之时 , 就很快被控制 , 例如安徽的合肥、江苏等在前期就要求房企不得恶意降价 。 就在前几天 , 由于楼市成交量下降过快 , 新房销售出现了困难 , 部分城市的房价又有了大跌的迹向 。 武汉、南京、天津等城市就以人才引进或产业承接为原因 , 放开个别区域的限购 , 或者放松了住房公积金办理 。 以此方式稳定房价 , 稳住楼市 。

在市场机制之中 , 最终是供求关系决定房价 。 这样的限制降价措施绝非长久之计 , 前期 , 人民日报就曾批评地方政府应找到稳定的财政收入 , 决不能过度依赖房地产 。 前天 , 中央政策新规落实了增值税收入地方可以占用50% , 从收入上解决了地方靠卖地增收的行为 。

前几天 , 人民网再发文 , 猛批炒房团资金来源问题 , 不少炒房者都是利用信用卡套现买房 , 根据银保监局披露一则案例 , 一位持卡人月入3000元却可以透支超过百万 , 可见信用卡的乱象之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