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论文 浅谈我的中国梦论文( 二 )


深红色—紫红色—血红色—黄红色……一只橄榄球大小的锥体试剂瓶在潘从明的手中娴熟地转动着 。借助一双敏锐的眼睛 , 他在浑浊的液体中 , 观察其中极其微妙的色彩变化 , 甄别和捕捉着那些若隐若现的贵金属分子 。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数万次的反复试验 , 潘从明团队终于摸清了液体色彩变化的规律 , 并以此判断贵金属纯度和精炼次数 , 研发出了一套稳定可靠、经济环保的新型贵金属提取工艺 , 冶炼提取次数比过去缩减了一半 , 颠覆了沿用30多年的传统工艺 , 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2015年 , 为了杜绝锇、铱等贵金属在蒸馏中随空气挥发 , 潘从明和5位工程师一道改造了原来8级锇、钌串联吸收设备 , 自主开发出高效新型装置 , 从贵金属的间歇性排气中 , 将锇、钌收入“囊”中 , 使精炼吸收率提升近20% , 这一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了2016年度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
近两年 , 潘从明带领他的团队再攀技术高峰 , 通过近2000次的实验研究 , 完成了“银阳极泥中金铂钯高效提取技术”的研发并实现投产 , 解决了传统工艺的一系列难题 , 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1.5亿元 。
20多年来 , 凭借勤奋和专注 , 痴心不改的潘从明在一次次艰苦攻关中砥砺前行 , 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公司级重点科研项目11项 , 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36亿元 , 并拥有6项国家级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 , 公开发明专利26项 , 发表论文12篇 , 不仅从一名普通冶炼工成长为万人瞩目的“大国工匠” , 而且为企业培养了35名贵金属精炼人才 , 书写出“滴水掘金”的传奇故事 。
【中国梦论文 浅谈我的中国梦论文】“一代又一代镍都儿女怀揣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 创造了镍产量世界第三、钴产量世界第三、铜产量中国第三、铂族金属亚洲第一的辉煌 , 缔造了世界级的民族品牌——金川 。”潘从明说 , “新时代、新征程 , 我们更应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 , 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 , 以主人翁的姿态 ,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 做工匠精神的推动者、创新创造的实践者、振兴发展的建设者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