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始终没有购买俄罗斯武装直升机?这几点是主要原因"( 二 )
(米24雌鹿)
米28作为苏联第二代武直 , 直到苏联解体都没有完全试飞定型 , 后来受制于俄罗斯羸弱的经济实力和动荡不安的局势 , 又跌跌撞撞拖到1996年才正式定型 , 直到2008年俄格战争以后 , 俄军才正式列装了米28的批量生产型米28N , 如今量产过去十年 , 产量也不过一百来架 , 这样一款俄军自身都是21世纪以后才列装的直升机 , 怎么会对外出口呢?
(米28浩劫)
而对于卡50这种采用了纵列双旋翼设计以及配备了弹射式座椅的非主流武直 , 虽然看起来好像是各种黑科技集于一身 , 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成熟 。 在俄罗斯电子工业相对落后 , 武器自动化水平难以达标的情况下 , 卡50居然采用了逆天的单人单座设计 , 仅仅一名操作人员要同时完成驾驶控制飞机和搜索攻击目标的双重任务 , 这显然压力重重 , 难以兼顾 , 这也直接导致俄罗斯后来推出了双座版的卡52 。 1998年俄罗斯一架卡50直升机由于上下旋翼碰撞还发生过一次坠毁事件 , 更证明了这种直升机的不成熟和对恶劣环境的不适应性 。 对于这种不成熟的武器 , 我们肯定不会像印度小白鼠那样瞎买的!自此俄罗斯三种主流武直就永远与我们失之交臂了!
(卡50黑鲨)
但是不买俄罗斯武直并不代表我们对于武直不重视 , 在与俄罗斯武直失之交臂的同时 , 我们与西方直升机强国法国却打的火热 , 在上世纪中西蜜月期我们曾经进口了法国的小羚羊轻型武直和海豚4吨级通用直升机 , 并且通过他们发展出了我军第一款武装运输直升机武直9 , 后来还魔改出了武直19 。 而通过直9和武直19项目的技术积累 , 在2012年我们终于研制了自己的专用版武直10霹雳火!
(武直19黑旋风)
不过发动机问题最终又限制了武直10的全部战斗力发挥 , 而这时我们又与法国开始了合作研发涡轴16的计划 , 这种大功率涡轴发动机(1500千瓦)很可能会最终应用在武直10之上 , 届时武直10的战斗力才真的能够媲美阿帕奇和米28浩劫 , 我们也才真正算是赶上了世界武装直升机的先进水平!不买俄罗斯武直而自行吸收国外技术并最终完成武直10的华丽转身 , 也正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 我们不迷信任何国家 , 谁先进 , 我们就学习谁!
(武直10霹雳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