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舰螺旋桨是用什么做的?不是钢铁,也不是钛合金"

"中国军舰螺旋桨是用什么做的?不是钢铁,也不是钛合金"

----"中国军舰螺旋桨是用什么做的?不是钢铁 , 也不是钛合金"//----

"中国军舰螺旋桨是用什么做的?不是钢铁,也不是钛合金"

----"中国军舰螺旋桨是用什么做的?不是钢铁 , 也不是钛合金"//----

"中国军舰螺旋桨是用什么做的?不是钢铁,也不是钛合金"

----"中国军舰螺旋桨是用什么做的?不是钢铁 , 也不是钛合金"//----


"multi_version":false

中国舰艇“下饺子”的速度有目共睹 , 每当有新的军舰下水 , 总会引起军迷们的讨论和关注 。 很多人对于军舰的外型、排水量、航速、舰载武器等看得见的地方津津乐道 , 但却忽视了泡在水下的一个重要部件——螺旋桨 。

很多人认为螺旋桨没有什么科技含量 , 和家里用的电风扇原理相同 , 其实不然 。 看似简单的螺旋桨 , 实际上从设计到生产制造 , 涵盖了流体力学、材料学、工程学等诸多学科 ,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 既然螺旋桨是一直泡在海水里重要部件 , 那么它一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呢?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 , 我国军舰螺旋桨多采用黄铜锌锡合金制造 。 这种合金强度适中 , 并且易于切割 , 非常适合用于多叶曲面的螺旋桨 。 后来 , 随着我国的军舰吨位越来越大 , 并且航速也不断提高 , 用黄铜锌锡合金制造的螺旋桨存在两个弊端:一方面 , 在螺旋桨叶片尺寸的大幅增加下 , 对强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 因此不得不提升黄铜螺旋桨的厚度 , 如此一来 , 又增加了螺旋桨的重量 , 反而降低了军舰的整体性能 。 另一方面 , 军舰航速的提升意味着螺旋桨转速要远高于以前 , 这就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空泡效应 。

根据流体力学中的定律 , 螺旋桨周围水的流速非常高 , 以至于其静压强低于海水的汽化压强 , 这时候就会在液体中产生无数小空泡 。 空泡在破灭的同时 , 会对螺旋桨产生很大的冲击压强 , 腐蚀螺旋桨表面 , 长期以往轻则坑坑洼洼 , 重则直接断裂 。 在空泡效应的腐蚀下 , 黄铜锌锡合金性能大打折扣 , 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化军舰的使用了 。

那么有军迷就要问 , 为什么不用强度高、耐腐蚀的不锈钢或者钛合金作为螺旋桨材料呢?的确 , 不锈钢强度高 , 但是硬度也高(硬度和强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力学特征) 。 螺旋桨允许一定程度的形变 , 但是不允许断裂 , 因此不需要硬度 , 而更需要韧性 。 螺旋桨的受力变化非常复杂 , 使用不锈钢等刚性过高的材料 , 容易应力集中而导致断裂 。 并且 , 不锈钢在常温下不容易切割成型 , 所以并非制造螺旋桨的首选材料 。 钛合金看上去高大上 , 但实际上焊接工艺并不成熟 , 加工成本过高 , 用来制造螺旋桨并不现实 。

因此 , 我国的军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 普遍使用镍铝青铜合金制造螺旋桨 。 镍铝青铜合金的重量 , 只有同等体积黄铜合金的90% , 但是耐空泡腐蚀的能力却是黄铜合金的三倍 , 强度是黄铜合金的两倍 , 性能十分出众 , 而且还易于加工 , 堪称现代大型军舰制造螺旋桨的不二之选 。 另外 , 铜对于海洋微生物有灭杀作用 , 就算长时间泡在海水里 , 也不容易生长藤壶和硅藻 。

除了我国外 , 镍铝青铜合金也是世界主流的螺旋桨材料 。 除了材料外 , 制造大型螺旋桨 , 加工工艺同样非常重要 , 对于曲面弧度、表面光洁度等要求非常严苛 。 以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为例 , 使用了4个用青铜合金制造的螺旋桨 , 每个螺旋桨直径达6.4米 , 重30吨 , 如果没有成熟的工业基础做铺垫 , 是难以完成的 。 因此 , 世界上有能力制造大型螺旋桨的国家屈指可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