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李钟岳准了两个,为何第一个死活不同意?

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李钟岳准了两个,为何第一个死活不同意?

----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 , 李钟岳准了两个 , 为何第一个死活不同意?//----

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李钟岳准了两个,为何第一个死活不同意?

----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 , 李钟岳准了两个 , 为何第一个死活不同意?//----

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李钟岳准了两个,为何第一个死活不同意?

----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 , 李钟岳准了两个 , 为何第一个死活不同意?//----

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李钟岳准了两个,为何第一个死活不同意?


"multi_version":false

1907年7月13日“鉴湖女侠”秋瑾被捕 , 当天夜里 , 邀功心切的绍兴知府贵福 , 便对秋瑾展开了审讯 , 但傲骨嶙峋的秋瑾任凭酷刑加身 , 也没吐出半点秘密 , 贵福无计可施 , 只得宣布退堂 。

第二天上午 , 改由山阴知县李钟岳审讯 , 李钟岳虽是大清的官员 , 但为人正直诚实 , 对秋瑾这位奇女子钦佩有加 , 所以审讯时态度平和 , 没有加刑 , 更不勉强秋瑾回答什么 。

秋瑾也没指责李钟岳 , 只是义正辞严地宣称:“我所主张的是男女革命 , 并不知道触犯了什么法令” , 还在写供词的纸上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 , 表达对起义失败的惆怅与慨叹 。

贵福知道 , 秋瑾志坚如钢 , 软硬不吃 , 要取得她的供词是痴心妄想 , 于是 , 在7月14日致电浙江巡抚张曾扬(清朝汉臣张之洞的儿子) , 要求将秋瑾“就地正法” , 以免夜长梦多 , 招来革命党人劫狱 , 张曾扬不问青红皂白 , 立即复电同意 。

7月15日凌晨 , 数十个全副武装的清兵 , 从狱中提出了憔悴疲惫的秋瑾 , 尽管伤痕累累 , 但她从容自若 , 淡定如常 , 面色不改 , 由囚车押至轩亭口 , 秋瑾忍住剧痛 , 走出囚车 , 向监斩官李钟岳提出了三点要求:

  1. 给自己的亲友写封诀别信;

  2. 2.临刑时不得剥去自己身上的衣服;

  3. 3.不要枭首 。 而李钟岳只承诺第

二、第三个条件 , 第一个条件硬是没有答应!这时为什么?

本来 , 按秋瑾的“罪行” , 挖心(如徐锡麟)、凌迟、剥衣游街借以打击革命者的热情 , 这在清末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 尤其是对女性起义者惩罚更是变本加厉 , 李钟岳应允第二条 , 让秋瑾体面赴死 , 以全其节 , 自己已经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在清末这个黑暗时期 , 革命者被行刑时 , 身首异处是惯例 , 枭首后曝尸街头是常态 , 如戊戌六君子杨旭、谭嗣同等 , 尽管第三条也让李钟岳背负了压力 , 但他依然含泪承诺:遵循秋瑾遗愿 。

而第一条写诀别信看似稀疏平常 , 为什么李钟岳拒绝了呢?因为卑鄙无耻的满清政府大有兴“文字狱”的遗风 , 诀别信上稍不小心就会连累家小与亲友 , 而且有可能株连传信者 , 所以李钟岳予以拒绝是为保护秋瑾家人 , 还有写诀别信时间较长 , 有可能节外生枝 , 发生其它变故 , 如换监斩官、革命党人劫刑场等等 , 到时 , 就不是自己能担待了的 , 所以 , 李钟岳作出了如此决定;秋瑾对李钟岳的举动是感激的 , 对第一个条件没应允也是理解的 , 她在李钟岳作出决定后 , 挺直身躯 , 走向刑场 , “拼将十万头颅血 , 须把乾坤力挽回” , 33岁的秋瑾视死如归 , 为革命洒尽了自己的满腔热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