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 三 )


53、由于工程陶瓷材料硬度高,常采用洛式硬度HRA、HT45N、小负荷维氏硬度或努氏硬度表示 。
54、氧化铝陶瓷:主
要用于制作内燃机的火花塞,火箭、导弹的导流罩,石油化工泵的密封环,坩锅、热电偶套管、刀具和拉丝模等 。
55、氮化硅陶瓷:主要用于制作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的零件,如石油、化工泵的密封环、电磁泵管道、阀门,热电偶套管,转子发动机刮片,高温轴承,刀具等 。
56、碳化硅陶瓷:主要用于制作火箭尾喷管的喷嘴,浇注金属的浇道口,热电偶套管、炉管,燃气轮叶片,高温轴承,热交换器及核燃料包封材料等 。
57、氮化硼陶瓷:常用于制作热电偶套管,熔炼半导体、金属的坩锅和冶炼用高温容器的管道,高温轴承,玻璃制品成型模,高温绝缘材料等 。
58、金属陶瓷:是制造刀具、模具和耐磨零件的重要材料 。
59、光纤:分为用于传递信息的光导纤维和用于传递能量的导光纤维两种 。
60、纳米管的导电率是铜的1万倍,强度是钢的100倍,重量只有钢的六分之一 。
61、钢的热处理: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一定的速度冷却,改变钢的内部组织,提高钢的性能,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的热加工工艺 。
62、通常规定:在加热到930℃时奥氏体晶粒的大小为本质晶粒度,而在这种条件下具有细晶粒的钢称为本质晶粒钢 。
63、晶粒度的大小共分8级,1-4级是本质粗晶粒钢 。
64、加热速度越快,加热温度越高,过热度也越大,这时钢在较高温度下的转变,得到的奥氏体起始晶粒比较细 。
65、钢中加入微量的铝、钛、钒、钨、钼、镍、硅、铜等都会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锰和硫有促使晶粒长大的倾向 。
66、过冷奥氏体的高温727-550℃分解产物为珠光体,中温550-350℃分解的产物为上贝氏体,硬度40-45HRC,中温350-240℃分解的产物为下贝氏体,硬度43-58HRC,低温240℃以下分解的产物为马氏体 。
67、钢经过奥氏体化后在不同冷却速度的连续冷却过程中过冷奥氏体所发生的相转变称之为钢的连续冷却转变 。
68、冷却速度切过CCT曲线鼻子尖的速度,即得到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为临界冷却速度 。
69、淬火后的组织一般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在回火过程中将要发生变化:在200℃以下转变为回火马氏体;200~300℃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300~400℃时碳化物转变为Fe3C并最终转变为回火托氏体;400~A1,最终复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
70、钢的整体热处理:对工件整体进行穿透加热的热处理工艺,又称为常规热处理 。
71、退火:1)完全退火适用于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特别是中碳素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焊、轧制件等 。2)不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钢,消除锻轧内应力,降低硬度和提高韧性;亚共析钢如果原始晶粒很细小,只是为了消除锻件产生的内应力或降低硬度,采用不完全退火为好,不必采用完全退火,以降低成本 。3)将工件随炉加热至500~650℃,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冷却至200℃以下,出炉空冷的工艺为去应力退火 。4)等温退火可以大大缩短退火时间,得到的组织与性能较为均匀,适应于处理小批量生产的碳钢及合金钢的中型工件、重型铸件和锻件 。5)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和过共析碳钢及合金钢 。6)均匀化退火,又叫扩散退火,可以减少铸锭、锻件或锻坯的化学成分的偏析和组织的不均匀性 。7)再结晶退火用于消除变形强化和残余应力 。
72、正火:工件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者ACm(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空冷,AC3以上100~150℃为高温正火 。对低碳钢而言,完全可以用正火代替退火,时间短费用低 。含碳量0.3%~0.4%的钢,也可以用正火代替退火,大于0.4%的一般不能代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