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交友软件 96.3%受访者觉得有必要多个心眼( 二 )


乔俊宇觉得交友软件要做好实名认证 , 同时要做好安全提醒的推送 , “用户自身的防范意识也要到位” 。
“有一款交友软件 , 不仅有‘解除匹配’的功能 , 还可以举报 。 如果在聊天中出现敏感词汇 , 会有标语提示小心上当受骗 。 ”周颖觉得目前软件的提示做得不错 , 但对于用户来说 , 还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 “有些年龄小的用户 , 可能对社会充满了好奇 , 想体验一下见网友的感觉 , 缺少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容易被骗 , 因此相关的教育也需要加强” 。
“用户的准入门槛应该更高一些 。 ”刘倩希望 , 交友软件可以加强注册用户的审核把关 , “如果定位是高校用户 , 那么就应该加强学生身份的审核 , 比如学生证的认证、学籍认证 。 如果是面向社会人士的 , 可以有工作认证” 。
王雨洁(化名)是某企业质管部门的员工 , 平时她会负责监控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是否违规 。 王雨洁也使用过一款交友软件 , 她觉得在内容审核上 , 相对于文字 , 语音、图片等更加难以监测 , “文字消息可以进行屏蔽 , 但语音或者一些隐晦的图片 , 就没办法识别了” 。
王雨洁感觉 , 这几年随着交友类软件用户群体的增多 , 很多人会在交友软件上相亲找对象 , “受众群体范围很广 , 可能从三四十岁到十几岁的都有 , 但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上看会有短板 。 虽然很多软件都有青少年模式 , 但还有漏洞 , 对用户发布的动态管控比较松 。 ”
王雨洁觉得 , 交友类软件需要加强内容的审核 , “像微信是基于自己朋友圈的社交 , 但交友类软件是面向陌生人的 , 有的是按照算法来推送信息 , 有的是你发的消息所有用户都能看到 。 所以内容管控要加强 , 不能什么内容都可以发出去” 。
“再有 , 聊天机制也要进一步完善 。 比如有的软件是需要双方互相关注才可以聊天 。 如果没有限制的话 , 可能就会增加用户被骚扰的风险 。 ”王雨洁觉得交友软件要做好实名制认证 , 加强交易类风险的提示 , 解决好语音、图片等类型信息的监管 。
规范交友软件 , 78.8%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 , 减少隐私泄露 , 71.5%的受访者期待完善举报渠道 , 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 其他建议还有:加强实名注册 , 对身份进行认证(66.0%) , 软件中增加“防诈骗 , 防骚扰”标语(56.8%) , 设置留言聊天的条件 , 提高用户匹配度(34.9%)等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孙山 实习生 穆怡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使用交友软件 96.3%受访者觉得有必要多个心眼】2021年10月21日 10 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