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低碳
技术升级的驱动背后是什么决定的?
“主要是由客户需求驱动 。 ”张建锋坦言 , 在服务众多用户的过程中 , 发现云计算的客户对它的计算有一些比较特别的需求 , 总结一下就是大规模、多线程、高并发 , 这是一个显著的需求 。
疫情之下 , 又加剧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疫情催生了巨大的在线办公市场 , 钉钉也成为重要的平台 , 为政府、学校和企业多个不同的角色提供服务 。 2020年阿里“云钉一体”策略 , 进一步扩充了阿里云的服务企业主体 。 另一方面 , 近年来 , 制造业数字化上云逐步推进 , 云服务也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 在云服务的市场主体不断扩展的同时 , 对云计算企业的算力、能耗要求也越来越高 。
值得一提的是 , 从国家披露的数据来看 , 各地的数据中心是能源消耗的大户 。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吕天文此前曾向媒体表示:“2020年 , 全国数据中心数量达到8万个左右 , 总耗电量为1660亿千瓦时 , 占当年全社会总用电量比例约为2.2% 。 ”
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 强调科技创新、鼓励绿色升级 , 在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 , 也将绿色低碳列为基本原则 , 强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全面提高新型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 。 正在征求意见的《浙江省关于建立健全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和单位产品超能耗限额标准惩罚性电价的实施意见》 , 明确将数据中心作为重点用能企业 , 拟实施电价加价等措施 。
数据中心如何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 , 在当下减排的背景下 , 愈加受到关注 。 10月20日 ,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基础设施负责人周明表示 , 阿里云将加速在新型数据中心内清洁能源的使用 , 位于河源的数据中心最快明年将100%使用清洁能源 。
例如此次科技展厅中展示的液冷服务器 , 据了解 , 是将服务器浸泡在绝缘冷却液里 , 产生的热量可直接被冷却液吸收进入外循环冷却 , 全程用于散热的能耗几乎为零 , 节能效果超过70% , 实现了数据中心100%无机械制冷 。
周明透露 , “技术先进”和“绿色低碳”已成为新型数据中心的关键词 , 阿里云以低碳选址、清洁能源、液冷技术等融合AI应用 , 加速绿色节能技术创新及迭代升级 , 做到“少用电、用好电、用绿电” 。
边界与新增长
作为全球云计算主要参与者之一 , 阿里云在技术上既包括了核心软件、应用层面的研发创新 , 也将触角伸向了硬件领域 。
未来阿里云创新的边界在哪里?成为群访中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
“以无影为例 , 无影并不是一个设备 , 无影是一套新型架构 , 它融合了云、端 , 包括网 , 包括有一个流化的协议 。 我们并不是要去生产所谓无影的电脑 , 那个将来是个开放的标准 , 谁都可以来生产 , 大概是这么一个模式 。 ”张建锋认为 , 有观点认为硬件比软件重要 , 实际上在大部分情况下 , 软件比硬件更重要 , 因为软件才是构成整个体系的关键 , 硬件是这个体系里的一部分 。 他提出 , 系统肯定是最核心的 , 这个系统里有软件 , 有硬件 。 最终希望形成一个生态 。
从阿里云的业绩表现来看 , 8月3日 , 阿里巴巴披露了2022财年的Q1财报 , 阿里云Q1收入160.5亿元 , 同比增长29% , 占总收入比重为8% 。 阿里将增长归因于互联网、金融服务以及零售行业客户收入的推动 。
中信证券近期研报分析认为 , 头部客户及教育行业政策影响依然存在 , “云钉一体”战略成效逐渐显现 , 政企业务依然为未来重点突破方向 。 云钉一体后 , 钉钉“企业协同办公与应用开放平台”的战略升级持续获得专业机构和市场认可 。 展望未来 , 政企数字化转型依然是阿里云重点突破方向 , 在政府、企业及社会的场景融合、生态建设、数字运营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 从“强调技术优势”向“强调客户服务”转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