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狂犬病统计结果:死亡率97.1%,其中3成没出血,不能大意( 二 )
谁知两个多月后 , 7月12日晚 , 姚某某开始出现精神亢奋、吞咽困难、怕风、怕光、怕水、烦躁、易怒、胸部压迫感等症状 , 并有伤人倾向 。 后虽经抢救 , 还是于7月18日凌晨死亡 。
据2019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登的《中国2017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 在2017年报告的167例狂犬病病例中 , Ⅰ级暴露和Ⅱ级暴露加起来占比达到了31.14% 。 ②
所谓Ⅰ级暴露、Ⅱ级暴露、Ⅲ级暴露 , 是指人跟动物接触的狂犬病危险程度 , 其中 , Ⅲ级暴露的危险性最高 。
Ⅰ级暴露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①接触或喂养动物;
②完好的皮肤被舔;
③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
Ⅱ级暴露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①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②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
Ⅲ级暴露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①一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
②破损的皮肤被舔舐;
③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唾液污染;
④暴露于蝙蝠 。
所以 , 接触狂犬病动物的口水或者大小便 , 也是有可能会感染的!
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 皮肤完好的情况下的接触 , 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就不用处置 。 但是如果被轻咬、抓伤 , 哪怕没有出血 , 也建议接种狂犬疫苗 。 ③
远离狂犬病 , 记住1234狂犬病可怕 , 但却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 就看你愿不愿意做这些事 。
狂犬病认识误区七大误区
其实很多人还存在狂犬病认识误区!
狂犬病的七大误区
No.1
只有狗和猫会携带狂犬病毒?错!
并非只有狗会携带狂犬病毒 , 猫、狐狸、蝙蝠等动物均可传播狂犬病毒 , 人的狂犬病中占90%以上是由狗传染的 , 其次是猫 。
No.2
狂犬病毒潜伏期长达20年?错!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 , 多数在1-3个月 , 但也有小于1周或多于1年的情况 , 科学证明的最长潜伏期为6年 , 但一般狂犬病潜伏期不会那么长 。 因此 , 不要人云亦云 , 对“当年被狗咬”产生无谓的恐惧心理 。
No.3
只有被咬伤出血才会染病?错!
被病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 , 只要有皮肤破损 , 都有可能被感染 。
No.4
网上有些视频说得了狂犬病会学狗叫?错!
在很多关于狂犬病的谣言里 , 都会用患者学狗叫这一点来博眼球 。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被咬伤部位感觉异常或刺痛等 , 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 , 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
No.5
狂犬病疫苗只有在被咬24小时内注射才有效 ?错!
一旦被抓伤咬伤 , 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注射狂犬疫苗 , 原则上愈快愈好 , 24小时内为最佳 。 但是也不存在24、72小时过后注射疫苗就晚了的说法 。
No.6
狂犬病疫苗可以终身免疫?错!
狂犬疫苗是有时效性的 , 并不是终身免疫 。 凡是被狗咬伤 , 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保存好病历 。 如果打完疫苗不久又被咬伤 , 务必带上病历由医生根据规范决定是否需要重新注射 , 不要自己觉得没事就不打疫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