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好故事|大脑功能背后的复杂运作方式:界限越来越模糊( 三 )


一些科学家反驳称 , 只要我们知道视觉皮层不仅仅与视觉有关 , 或者记忆网络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记忆 , 我们就不一定需要重新思考这些功能分类本身 。 但有时候 , 过度宽泛、模糊地使用一个术语会对我们设计的实验类型和提出的假设产生有害影响 。
在涉及情绪和情感的研究中 , 这种影响可能是最明显的 。

科学好故事|大脑功能背后的复杂运作方式:界限越来越模糊

文章图片
图4/5
当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拉塞尔·波德瑞克使用机器学习对一个庞大的行为数据数据库进行分类时 , 出现的分类似乎与可识别的心智活动分类(如学习或记忆)并不相符
恐惧与困惑
约瑟夫·勒杜克斯是纽约大学的神经科学家 , 以其在杏仁核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 。 杏仁核通常被称为大脑的“恐惧中枢” , 但这种框架性的描述是非常错误的 , 也是非常有害的 。 “多年来 , 人们在介绍我的时候 , 都会说我发现了恐惧感是如何从杏仁核中产生的 , ”他说 , “但是当我被这样介绍时 , 我总是有点退缩 。 最后 , 我受够了 。 ”
在过去的十年里 , 勒杜克斯一直在强调杏仁核与恐惧感的产生完全无关 , 恐惧是一种对情境的认知解释 , 是一种与记忆和其他过程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 一些人所经历的恐惧心理现象 , 可能在另一些人的体验中是完全不同的 。 研究表明 , 恐惧感产生于前额叶皮层和相关的大脑区域 。
另一方面 , 杏仁核与我们对威胁的处理和反应有关 , 这是一种古老的、潜意识的行为和生理机制 , 有证据表明 , 并不总是恐惧导致了这种行为 。
将杏仁核称为“恐惧中枢”看似无害 , 但这却使“杏仁核继承了所有与恐惧有关的语义包袱” 。 这种错误可能会导致药物开发走上弯路 , 包括那些旨在减少焦虑的药物 。
当科学家在受到压力的动物身上试验潜在的治疗方法时 , 如果动物表现得不那么胆怯 , 或者表现出更低的生理兴奋水平 , 通常就会被解释为焦虑或恐惧水平的降低 。 然而 , 药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或生理反应——杏仁核的作用——却不能治愈焦虑的感觉 。
正是由于这种混乱 , 整个领域都在饱受折磨 ,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领域 , 比如知觉研究 。 在知觉研究中 , 感官刺激的生理处理过程和意识体验往往被捆绑在一起 。 现在来看 , 这两种情况“需要被分开” 。

科学好故事|大脑功能背后的复杂运作方式:界限越来越模糊

文章图片
图5/5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保罗·西塞克正在利用脊椎动物的进化来识别有意义的心智活动类别
功能隐藏在情境当中
研究者发现 , 神经系统在特定大脑功能中的参与度并不是简单的“0”或“全部” , 这使区分不同大脑区域的重要性变得更加复杂 。 有时 , 这取决于大脑所处理的功能细节 。
拿内侧颞叶的嗅周皮层来说 , 这是大脑皮层中经典的“记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以前有过这样一个实验 , 让人类参与者和猴子从一对变形至不同程度的相似图像中选择自己想要的图像 。
研究发现 , 只有当特定数量的特征重叠出现时 , 嗅周皮层才会参与任务的执行;如果图像更相似 , 或者相似度较低 , 嗅周皮层便与人类或猴子的表现无关 。 同样 , 传统上被赋予视觉感知作用的颞下皮层 , 也被发现在记忆任务中起着关键作用 , 但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下 。
以上这些发现意味着 , 研究人员应该研究不同信息的组合 , 而不是根据特定的视觉、听觉、体感或执行功能来对大脑皮层区域进行分类 。 一个区域或许能表现不同特征的简单组合 , 例如可以将“橙色”和“正方形”组合成“橙色正方形”;另一些区域或许已经进化到能够表现更复杂的视觉特征组合 , 或者声音或数量信息的组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