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版本至今 , 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华为鸿蒙的成长历程 , 华为先从如分布式技术的底层基础技术抓起 , 建立一套软件开发软硬件体系 , 然后再分别从南向、北向面对厂商和开发者进行生态化拓展 , 用自己的硬核技术给生态建设铺路 。
如今 , 鸿蒙生态已经成长为一棵根基稳固的大树 , 亟待在更多方向上伸展出枝条 。
根据华为最新数据 , 目前搭载HarmonyOS的设备数量已经有1.5亿部 , HarmonyOS也成为了史上发展最快的终端操作系统 。
这次HarmonyOS 3开发者预览版在弹性部署、超级终端、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三个核心特性方面进行了升级 , 包括系统能力和各类开发工具 。
文章图片
其实简单来说 , harmonyOS 3重点做了三件事 , 让设备开发使用同一套语言、让华为的多设备协同更加智能、让开发者更高效的为鸿蒙生态开发跨设备的应用 。
这次HarmonyOS3增加了弹性部署自动化工具 , 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灵活选择所需组件 , 完成操作系统组装 , 让更多设备搭载HarmonyOS 。 比如一副耳机 , 就可以通过音频、媒体播放、蓝牙等模块进行部署 , 甚至大到一辆汽车的智能座舱设计 , 也可以利用到自动化部署工具 。
分布式技术一直是HarmonyOS的核心优势 , 能够自由组合硬件设备 , 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 , 实现能力互助和资源共享 , HarmonyOS 3这次通过新的异构组网技术 , 增强了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决策中心能力 , 能够支撑更多设备 。
文章图片
面向开发者 , 这次HarmonyOS还有不少开发工具套件的升级 , 推出了Harmony设计系统、方舟开发框架3.0、方舟编译器3.0、DevEco Studio 3.0、HarmonyOS SDK等 。
文章图片
这些升级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开发者实现更高效的、端到端的HarmonyOS应用和服务跨端开发 。 龚体特别形象地说 , 我们就是给开发者们“造枪、造炮的” 。
过去APP的开发是以设备为中心 , 而鸿蒙应用的开发则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场景化的服务 。
当然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而华为则是围绕弹性部署、超级终端、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三个核心领域 , 从技术出发 , 带来系统能力、开发工具的升级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次华为为HarmonyOS研发了新的编程语言 , 据称很快就会跟大家见面 , 而自研编程语言的落地 , 也即将为鸿蒙生态基础设施补上最后一环 。
二、从互联到“智联” , 鸿蒙生态成为万物智联基石
IoT市场是目前华为非常坚定地投入的一条赛道 , 而“用AI赋能万物互联”是华为当下要重点推进的 。 华为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总裁王成录说 , AI技术的加入可以让人与设备、服务之间可以实现更自然和智能的交互 。
文章图片
要想让AI能力更好地在多设备之间实现流通 , 就需要打通数据的壁垒 , 此次华为推出了传感联邦技术 , 在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情况下 , 能够让硬件设备之间实现传感数据共享 , 让每一个设备都成为超级终端的一个感官 。
这样一来 , 更多的智能设备可以加入超级终端体系中 , 从而实现对用户意图的更精准判断 。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