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在哪里能交到网友 怎么在网上交朋友( 三 )


一个90后研究员 , 一个月之内报名了他们组织的10场活动 , “可是见了面才知道 , 他是个超级内向的人 , 完全不善交流 。”通过长期观察 , 陈晓倩发现 , 网上越是活跃的人 , 生活中很可能越沉默 。
有时候报名20个人就有20个职业 , 程序员最多 , 有人说自己来南京十几年了 , 都不知道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而经常参加活动的人 , 有的当起了领队 , “太锻炼人了 , 一个活动成不成功 ,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你带人玩了哪些地方 , 而是行走中的氛围怎么样 , 这都需要领队去带动和营造 。我们两个领队都是外地人 , 他们的婚礼是在我们这些线下好友的见证下举行的 , 他们说 , 那一刻感觉自己才真正在这座城市生了根 。”
对于那些仍沉湎于网络生活的年轻人 , 陈晓倩说:线下永远有你想象不到的精彩 。
去发现那些
“了不起的附近”
社交媒体上 , 也留下了不少年轻人思考的足迹——
“很久之前 , 把时间花在虚拟世界和网友聊天 。然后被点醒 , 要多和家人、朋友相处 , 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 。”
“最近我发现在网上冲浪、看别人的生活容易让人焦虑 , 而线下跟朋友相处反而更踏实、更真实 。”
“线上社交比较类型化 , 同一个圈里话题枯竭 , 越雷同就越容易极端……”
在“小宇宙”APP上 , “周周的笔记”更新了一期名为“拥抱线下生活”的播客 , 详细讲述了自己把社交媒体全部卸载掉后的快乐 。“既没有了小红书的短视频、短内容的侵扰 , 也没有淘宝给我推送a裙子、b裤子、c鞋子 , 没有那么多眼花缭乱的东西 , 瞬间觉得我的生活有一点点回归到本真的状态 , 虽然没有了这么多的媒介和这么大一片网络空间 , 但是我觉得我的现实生活变得更饱满更充盈了 。”
为什么年轻人要从“云端”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大众传播有个概念叫“沉默的螺旋” , 就是说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 , 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 , 就会积极参与进去 , 这类观点就会更多地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很少有人理会甚至遭到别人攻击时 , 即使自己赞同它 , 也会保持沉默 。“当大多数个人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孤立时 , 网上社交只会越来越窄化 。”南京一所四星高中的80后教师聂伟担忧地说 。
以前你住在一个社区里面 , 你自然会知道隔几个街道有一个果蔬市场 , 转几个巷子会藏着哪个好吃的苍蝇馆子 , 而现在依靠技术 , 就有了一步到位、高度便捷的指引 。那么我们怎么找回逐渐消失的“附近”呢?
南京大学在读博士武科科没想到 , 有一天她竟然在手机里找到了答案 。
家住雨花台区梅山街道的武科科 , 平时和家附近的人几乎没有交集 , “我不知道身边住的他们是谁 , 过着怎样的生活 , 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 。”
但是有一天当她打开社交媒体后 , 抖音向她推送了附近的人 , 她这才发现“了不起的附近”就在眼前:“我看到 , 60岁的大爷天天做饭给90岁的爸爸吃 , 我经常去的梅山菜场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 还有一个长得像极了蒋勤勤的卖鱼姑娘 , 她喜欢唱歌 , 不管做什么 , 总是笑嘻嘻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