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造阶段完成后 , 中国空间站将会转入运营阶段 , 每半年左右就要飞一个乘组 。 所以我们现在也要考虑后续的飞行 , 包括乘组的选拔和相关训练的准备 。
第三批航天员正在接受训练 , 状态很好
采访人员:能否透露一下现在最新的航天员选拔和培训的情况?
黄伟芬:我们第三批航天员正在接受训练 。 第三批航天员中 , 除了空军飞行员 , 也就是我们选择的航天驾驶员外 , 还有航天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等科研人员 。 目前他们都在接受全面系统的训练 , 状态很好 。
曾经女儿送的一张纸条让我泪崩
采访人员:您有没有想过 , “神十三”任务发射成功后 , 最想拥抱、最想分享这份喜悦的人是谁?
黄伟芬:是我的家人 。
采访人员:您的爱人、孩子有没有在您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 , 做过什么令您感动的事?
黄伟芬:有 , 这种事情其实有很多 。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天早晨 , 在我准备去上班的时候 , 当时还很小的女儿给了我一张自己叠的纸条 , 写着“妈妈收” 。 女儿说:“你待会儿到了办公室再看 。 ”后来我打开一看 , 纸条一边是我女儿写的“妈妈再见” , 另一边写的“不要” 。 当时我就泪崩了 。 她还那么小 。 所以 , 我真的特别感谢我的家人 。
为航天员太空飞行保驾护航是我的使命
采访人员:在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 , 有哪个时刻想过放弃吗?
黄伟芬: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 , 我都没有想过放弃 , 一定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坚持不懈地奋斗 。
“神七”出舱活动的时候 , 我们特别紧张 。 航天员在舱外的时间很短 , 我们看到的场景很有限 。 这次“神十二”航天员出舱的时候 , 我们能通过视频看到舱外美丽的景象 , 两位航天员同框的照片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 当时 , 我就想 , 我也应该去飞一飞 。
但是 , 每个人的使命是不同的 。 我的使命 , 是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航天员 , 让他们带着我们的梦想、心血去飞行 。 为航天员太空飞行保驾护航 , 我想这就是我的使命 。
航天人是“以平凡造就非凡 , 以无名成就有名”
采访人员:您曾说过航天人是“以平凡造就非凡 , 以无名成就有名” 。 这句话怎样理解?
黄伟芬:我们常说载人航天是一项无数航天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伟大事业 。 我们每天做的事情看似平凡 , 但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去做——只有我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了 , 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
航天员是载人航天工程一个显著的标志 , 是很多人心中的英雄 。 然而 , 在每一个“飞天梦”实现的背后 , 都凝结着无数航天工作者的心血 。 这些无名英雄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很多工作 , 没有他们的奉献和付出 , 就不可能有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功和辉煌成就 。 所以 , 对载人航天来讲 , 是“以平凡造就非凡 , 以无名成就有名” 。
监制:陈二厚
出品人:孙志平、李学勇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筹:韩珅、李国利、董千齐
策划:张扬
采访人员:张扬、杨志刚、琚振华、马原驰、赵世通、郭中正、李桢宇、宋育泽、麦凌寒
编辑:李桢宇、赵世通、马原驰、麦凌寒、宋育泽、徐中哲、韩赫
视觉:马原驰、尚文意
鸣谢:中国航天员中心
新华社张扬工作室制作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权威访谈丨张扬对话黄伟芬:星辰有梦,不负使命】联合出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