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点发散开的 , 就是满满的焦虑 。
“为什么我的孩子是这个样子?是不是我的教育太失败了?是不是我太失败了?”
这样的思维模式下 , 情绪的崩溃就是一瞬间的事了 。
其实做为家长被老师约谈 , 本就是一件平常事 ,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千万不要太较真;因为事过境迁 , 你会发现 , 这根本就是芝麻点大的事 。
说个自己的经历 。
初中时 , 有次学校的运动会 , 班主任让我报3000米 , 我拒绝参加 , 理由是我不擅长长跑 。
老师认为个子高的我 , 理所应当去跑步 , 对我的拒绝很不满 , 放狠话说:“如果不参加 , 说明你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 那就不能评三好生了” 。
我回答说:“那就不评吧” 。
后来班主任把我妈叫到了学校 , 告诉了我妈我的顶撞行为 。
我妈回来后没有立刻骂我 , 而是先问了我不参加的原因 。 确定了不是故意和老师作对 , 而是觉得自己的体能的确跑不了 , 也愿意承受失去三好生证书这样的结果 。 于是最终没有批评我 , 而是选择尊重了我的决定 。
因为没有被父母过度责骂 , 这个不愉快的经历在我的人生里很快翻篇了 。
现在想想 , 很感谢当时妈妈自己消化了那些情绪;比如面对老师批评的尴尬 , 怀疑自己孩子行为异常的纠结 。
现在我终于为人父母了 , 也更深刻地明白了:
父母和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课题;试错是孩子成长一路的课题 , 而安抚焦虑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课题;我们一路相伴 , 各自修行 。
文章图片
05对抗焦虑的终极办法是——“战略上轻视 , 战术上重视 。 ”
保持情绪稳定是父母的修行 , 而治愈焦虑则是情绪稳定的根基 。
怎样能对抗焦虑呢?
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战术上重视 , 战略上轻视” 。
战术上 , 给孩子做好学习计划的安排 , 做引领他成长的导师 。
战略上 , 给孩子一些犯错成长的空间 , 做欣赏他拼搏的观众 。
前者是为孩子学习的铺路 , 后者是自己心态上的修炼 。
文章图片
06总结
有天临睡前 , 小柚子突然跟我说:“妈妈 , 温柔是很难的一件事 ,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 。
我感觉被扎心了 。
对孩子来说 , 被温柔以待 , 是内心深处的渴求 。
而对父母来说 , 保持情绪稳定 , 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
虽然很难 , 但如果能保持觉察、治愈焦虑 , 相信一定会慢慢有所改变 。
我们常说 , 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 。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操心的多 , 心真的就很容易碎了;如果操心不可避免 , 那我们真得好好想想 , 有哪些方法 , 可以保护好我们的心灵 , 比如 , 在兴趣爱好、体育锻炼、影视书籍里 , 找到一些平静 , 释放一些戾气 。
或许只有这样 , 我们才更有机会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保住我们和孩子生而为人 , 最珍贵的那份体面 。
文章图片
我是柚子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正面管教讲师 。
专注育儿相关的书评、影评、热点事件分析;擅长儿童心理学、个体心理学;
【“妈妈,温柔是很难的一件事。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欢迎关注@柚妈书影世界 , 一起学习和成长!
- 妈妈做饭的神态描写 给孩子做饭的喜悦心情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特殊时期:3岁孩子咬破水银体温计,妈妈60秒专业处理 获医生点赞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妈妈在线发问:女儿读大一,未婚先孕,男生不负责,我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