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一刀切”,今冬供暖电气煤齐上
严格落实“以气定改”“先立后破” , 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
不再“一刀切” , 今冬供暖电气煤齐上
三大油企正全力筹措资源 , 千方百计确保民生用气稳定供应
今年北方地区采暖季即将来临 , 供暖将避免“一刀切”: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 。 这是采访人员今天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的 。
燃煤曾是我国北方地区取暖使用的主要能源 。 2017年12月印发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指出 , 燃煤取暖面积约占总取暖面积的83% , 天然气、电、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等合计约占17% 。 取暖用煤年消耗约4亿吨标煤 。
最近几年 , 各地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目标 , 纷纷进行“煤改气”“煤改电” , 但供暖期有些地区“煤改气”“煤改电”的基础设施未按时完工 , 影响了群众的正常供暖 , 而且天然气价格上涨、气源不足等也造成供暖单位运行成本增高 。
10月21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袁达表示 , 供暖季期间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 , 建立日调度机制 , 及时协调解决个案问题 , 一件事一件事抓好落实 , 全力做好今冬明春各项保供工作 。 主要措施是 , 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 , 严格落实“以气定改”“先立后破” , 多措并举有序推进清洁取暖 。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表示 , 供暖应按照有关方面要求 , 避免“一刀切” , 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 , 各地应该不打折扣地去执行 。
而在天然气保供方面 , 被称为“三桶油”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近日纷纷表态 , 全力以赴筹措资源 , 千方百计稳定供应 , 确保民生用气得到有效保障 。
今年三季度以来 , 3家公司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组织下 , 加快深圳LNG外输管道等连接工程建设 , 及早启动LNG现货资源采购 , 加强衔接 , 优化互联互通资源串换模式 , 将从11月初开始全面启动天然气资源互供 , 确保互联互通工程为冬季天然气供应发挥最大作用 。
作为国内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气)进口商 , 中国海油已签署2000多万吨长协资源 , 并配置了一批中短期资源合同 。 今冬明春采暖季 , 中国海油计划供应天然气约245亿立方米 , 同比增加15亿立方米 。 作为冬季供气的主力军 , 中国石油冬季期间国产气增幅不低于上半年水平 , 储气库计划采气增加22.3亿立方米 , 增幅31.7% 。
据了解 , 国际LNG市场也为我国采暖季保供提供了有利环境 , 多个LNG项目建成投产 , 新增项目产能近4000万吨 , 同比增长约25% 。 (采访人员王冬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