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须”这个词怎么来的?】“溜须”这个词可以顾名思义 , “溜胡须”的意思 , 通常与“拍马”连用 , 是迎合、奉承、献媚的意思 , 这两个词可谓“臭味相投” 。说起“溜须”的来历 , 还有一段故事呢 。

文章插图
北宋时期 , 副宰相丁谓出自寇准的门下 , 侍奉寇准非常恭敬 。有一次 , 俩人一起吃饭 , 丁谓见寇准胡须上沾了汤汁 , 赶忙站起来 , 小心翼翼地为寇准擦干净 。寇准却不领情 , 笑话他说:“国家大臣 , 竟然替长官揩胡须?”“溜须”后来就成了奉承、讨好的代词 。
丁渭这个人 , 是北宋朝有名的奸臣 , 《宋史纪事本末》还特意辟出一章写“丁渭之奸” , 然而我看完了之后 , 很是觉得索然无味 。他所做的 , 无非就是靠讨皇帝的欢心上位 , 说说领导的坏话来升官 , 根本没办出来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 , 简而言之 , 这是个格局非常小的人 。
我们平时说到“汉奸” , 必然想到秦桧;说到“贪财” , 必然想到和珅;说到“残暴” , 那肯定是董卓 , 而“狡诈”二字 , 则是白脸曹操的商标 。然而丁渭 , 只是一个平凡而可笑的小官僚 , 就跟“溜须”这则小故事一样 , 根本无法给人什么深刻的印象 。

文章插图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