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上朝为何抽三鞭子?

净鞭,也叫静鞭,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 。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 。  

清朝皇帝上朝为何抽三鞭子?
  
文章插图  
“静鞭”(又称鸣鞭)的仪式,最早起源于契丹民俗,以鞭“驱鬼”,在唐末以及五代十国之后,开始仪式化,成为皇权专属的仪式之一 。清朝延续各代的仪式,有了更为详细的静鞭仪式,目前这种“静鞭”仪式已经在国家级别的正式场合“废除”,然而依旧残留在不少满族歌舞之中(比如三鞭舞) 。  
静鞭这个仪式,是延续千年的“旧礼”,主要是由专门的“静鞭官”,鸣鞭三声(也有十几声的时候),表示肃静 。在大型朝会、登基大典等重要场合,都会有专人鸣鞭,以示庄重,而且历史源远流长 。  
《元曲选》马致远“陈抟高卧四”:“早听得净鞭三下响,识甚酬量!”就是这种“净鞭” 。  
《水浒全传》第一回就有“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  
清朝皇帝上朝为何抽三鞭子?
  
文章插图  
【清朝皇帝上朝为何抽三鞭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