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冷知识:大宋第一古惑仔,写词只是爱好,杀人才是主业…

大宋古惑仔——辛弃疾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  
——《青玉案·元夕》  
光看这句撩妹必备的经典爱情词,大家眼前大概会浮现出一个清癯儒雅、浑身散发着书卷气的男青年形象 。  
然而抱歉,这首诗成功地骗了我们 。  
南宋思想家、大文学家,同时也是辛弃疾的好基友陈亮,如此评价辛氏: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  
语文课本也没有完全说实话,书上的辛弃疾长这样 。  
而史书的记载则是:肤硕体胖,目光有稜,红颊青眼,壮健如虎 。  
真实的辛弃疾,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走在街上分分钟秒杀一波网红 。  
不同于张飞、李逵这类大老粗,辛弃疾集刚猛与柔情、彪悍与细腻、粗放与婉约于一体,堪称大宋最有才华的肌肉猛男 。  
国破家亡,匹夫有责  
辛弃疾出生时,宋朝半壁江山沦入敌手 。  
宋高宗不光生理上痿了,气节上也痿了 。  
随便爸爸和哥哥怎么在北大荒受罪吧,朕只想在杭州继续乐呵 。  
辛弃疾的家乡历城,今“浩克”山东首府济南,就此沦为金国地盘,不过辛家一点也不好客,对异族人恨之入骨 。  
祖父辛赞给他取名“弃疾”,除了想让他平安长大,更主要的寓意是,学习西汉那位牛叉的英雄霍去病,把北边的胡虏爆成渣打出翔,有多狠就干多狠 。  
这个名字,给辛弃疾46个DNA全部烙上思想钢印:哥们儿就是个大写的不服!  
习武、撸铁、骑马、学兵法…少年辛弃疾出场带着BGM,活生生把人设从书香门第改为古惑仔 。  
没有太多为什么,国破家亡,匹夫有责!  
晚年时回忆这段经历,辛弃疾虎老雄心在,作词曰:  
少年握槊,  
气凭陵、  
酒圣诗豪余事 。  
——《念奴娇·双陆和坐客韵》  
有仇必报,生死不计  
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南下侵宋 。  
辛弃疾奋而起兵,拉起2000人的队伍,投奔山东义军首领耿京 。  
这一年,他才22岁 。  
义军中一个叫义端的和尚,知道义军很多底细,突然间叛逃 。  
辛弃疾愤怒不已,立下军令状,三天捉回这厮,否则提头来见 。  
他飞驰追赶,竟然奇迹般抓住义端 。  
义端大拍马屁说,我能看清你的本相,你乃是一头神兽青兕,力能杀人 。  
马屁拍得虽响,但辛弃疾可不吃这一套,手起刀落,提头归报 。  
再后来,军队里出了个叛徒张安国,还把义军老大耿京杀了投降金兵 。  
耿京对辛弃疾有知遇之恩,既是带头大哥,又是义气汉子 。  
古惑仔最重什么?一个义字 。有恩必酬,有义必践,有仇必报,生死不计!  
作为当时的铜锣湾扛把子,辛弃疾听到消息就怒了,带着50骑就闯入金军5万人的大营,一顿猛冲,把正在吃着火锅唱着歌的张安国绑走 。  
金军目瞪口呆,见过狠的见过愣的,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等到回过神来去追,辛弃疾早跑远了 。  
宋高宗听说这事后,惊得下巴都快掉了,而靠着这杀叛徒不眨眼的劲儿,辛弃疾成功出道 。  
壮志遭挫,悲愤难抑  
回归宋朝后,辛弃疾壮怀激烈,满以为能率军北伐,不料却一头撞上了南墙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暖风熏得游人醉,却把杭州作汴州 。  
辛弃疾的好诗好词,都没这首野诗扎心 。  
为了和议,岳飞都被那些人害死了 。  
力主抗金的辛弃疾,也在和议浊浪中被压制,宋高宗懒懒地打发他去南方,当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官 。  
一腔热血全部喂了狗,辛弃疾内心的悲愤,失落,不解,可想而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