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思维的盒子,用黄金圈法则做一次用户调研( 三 )

  
2.3 后期:What— 用户调研结束后,你该怎么做?一份完整用户调研报告总结如下:  
结论先行,用数据说话  
再给出论点和理由来支撑  
结合我们要分析的用户群,分别归纳不同用户群的特点,再从产品、运营、品牌、推广等几个角度,提出服务好不同群体的建议 。  
以本次会员卡调研总结为例(我选取部分来说)调研总结:一对一访谈调研用户共8个人(其中包括转行做运营的同学有3人,0-3岁运营人有3人,3岁运营人有2人)反馈得到用户对增长需求有产品包装上还需要迭代 。  

  •   
  • 购买原因:底层=信任+需求+付费能力+意愿+痛点  
    • 基本需求:能够学到东西,扩张自己的认知边界  
    • 期望需求:希望有实践、统一作战做项目的经验  
    • 兴奋需求:有大咖来点评,实践指导人物IP势能,因为信任大咖才会购买  
      
        
    调研结果:  
    • 表象层:海报样式不好看、文案有歧义,信息多,很臃肿;权益内容显示的不具象  
    • 决策层:  
      • 差异化小,和别的购课平台没什么差别  
      • 权益内容吸引力度不大  
      • 不购买原因:  
      • 购买原因:底层=信任+需求+付费能力+意愿+痛点  
    • 需求层:  
      • 基本需求:能够学到东西,扩张自己的认知边界  
      • 期望需求:希望有实践、统一作战做项目的经验  
      • 兴奋需求:有大咖来点评,实践指导  
      •   
三、个人自白写这文的目的:  
  
一是自我发觉,看了别人给出的调研方法论,各种框架,模板固然是好,但总容易在做事的过程中不知其所以然;做了很多,好像也依旧吃力不好,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用户反馈;  
二是最近在梳理自己做项目的一些流程SOP,想将其提高到一个维度,通过写文的方式倒逼自己一把,形成一套自有的打法,让自己更加得心应手 。  
【跳出思维的盒子,用黄金圈法则做一次用户调研】-END-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