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路子产品经理的认知迭代

本文可以看做是我给自己产品经理职业生涯做的一个小总结 。  
2013~2019年,这6年间,我对产品经理的认知经历了4次迭代,期间也走过很多弯路、犯过很多错误,在此记录一下,希望大家读完之后能有所启发 。01 体验至上2013年,刚大学毕业的我入职一家共享软件公司,做市场营销专员 。  
由于大四实习期做出的一点成绩,外加面试时出色的口才加持,老板一激动,把我的底薪提高到5000块(当时市场部新入职的应届生工资标准是3500),并承(hua)诺(bing):只要你好好干,1年以内工资给你加到1万!  
颇有点春风得意的我,自然是大展拳脚,将毕(da)生(xue)所学都施展了出来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把市场营销的工作折腾了个遍,只可惜结果嘛,不能说反响平平,可以说毫无波澜 。  
市场部的复盘倒是提出了一大堆问题,不过在我看来,都是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绝对不是销量没有起色的关键因素 。  
想了很久都想不通,最后实在没办法,带着“用户为什么买竞品,而不买我家产品”的疑惑,我自己带入到用户的身份里,深度试用了两家产品 。  
试用之后,总结3点:  
1、两个产品功能完全一致;  
2、竞品产品外观界面更美观;  
3、竞品功能布局更合理;  
特别是第3点区别尤为明显,我司产品是典型的极客思维,功能按照属性分类摆放,而竞品产品是以用户为中心,功能根据用户的使用频次分类摆放,这样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使用更加简单 。  
  
最后我认为,市场部工作之所以事倍功半,产品要背很大得锅 。  
共享软件行业没什么技术门槛,大家做出的东西在功能上是没什么差异的,而且售卖方式是先免费试用后付费,所以用户试用产品时的主观感觉对最终付费至关重要 。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用户体验 。这是我对产品经理的第一个认知:用户体验至上 。  
  
同时我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产品是1,运营、营销是后面的0,如果前面那个1有问题,你后面画在多个0都是徒劳 。  
经过跟老板的几番长谈,我在公司内部转岗,成为了公司的首任产品经理 。  
02 死磕需求开始做产品经理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主要工作是改版现有的产品,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用户体验 。  
那段时间完全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重新设计产品,单一的工作内容造成了我对产品经理的认知偏差:我认为提供优质用户体验是产品经理的核心甚至唯一的工作内容 。  
有一次跟一个产品前辈闲聊,前辈问我:你怎么定义你的工作?我自信的表示,如果有一个词定义产品工作,那就是用户体验 。  
前辈微微一笑:不考虑需求吗?  
说实话,当时的这个问题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正当我茫然时,前辈继续说道:与真正的需求相比,用户体验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  
比如1024论坛,土鳖的配色、满屏的广告、甚至入口都不公开,但这些都不影响你经常去看 。内心OS:谁经常去看还不一定呢…  
不过我还是牢牢记住了前辈的话:需求是基础,用户体验锦上添花 。  
后来跳槽到一家P2P公司,开始了我的YY需求之旅 。  
我最初认为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把用户的需求变成产品的功能,期间需要做的是识别需求的真伪、频次和优先级等 。  
  
用的方法简单粗暴:带入到用户的角色去感知需求 。  
当时深信产品经理就应该是产品最铁杆的用户,就应该“一秒变白痴”去感知需求 。现在回头想想,真就应了那句话:这不是用户的需求,这是你产品经理的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